只要能爲孩子解決痛苦能多干就多干點——記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丁翠萍

只要能為孩子解決痛苦能多幹就多幹點——記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丁翠萍

在北京四季青醫院的新生兒科有這樣一名兒科醫生,她總是24小時開機,她經常半夜接到電話從睡夢中爬起,她把聯繫方式印成了卡片,送給每一名從婦產科出院的新生兒家長,隨時接受電話問診……她就是2018年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北京四季青醫院新生兒科主任丁翠萍。

堅守一線為患兒解決病痛

作為四季青醫院新生兒科主任,丁翠萍同時擔任兒科門診工作。她不僅擅長治療小兒肺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各種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在新生兒救治方面也十分有經驗。

每天早晨,丁翠萍都會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上班,早晨7點至7點半,她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婦產科病房,對這裡住著的所有新生兒進行健康查體。

丁翠萍的同事告訴記者,現如今,醫院兒科的日門診量最多時能達到四五百人,這其中基本上有近一半的門診量由丁翠萍承擔,一天下來要接診近百名的門診患者。很多患者特地從大興、良鄉、昌平等地過來,一些患者即使搬家了有時還會找丁大夫來看病。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丁翠萍每週有4天專家門診,還要上兩個夜班,可以說全年基本無休。“這幾年,兒科醫生荒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現在最突出的感受是忙,最經常的狀態是累,幾乎沒有閒的時候。”丁大夫有感而發,“畢竟也是近50歲的人了,說不累是假的,但我看不得孩子的痛苦。我總是想,只要能為孩子解決痛苦,能多幹就多幹點吧。”

雖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付出真心,有時也能挖掘出更多的能量。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丁翠萍得知貴州偏遠山區缺醫少藥,兒科醫療條件尤其差,於是,丁翠萍抽出每年學習的時間,三次走進貴州偏遠山區送醫送藥。“當時,我就想能不能為他們做點什麼,雖說時間有限財力有限,但能多幫一個孩子我就很開心。”丁翠萍笑著說。

迎接挑戰搶救危重新生兒

2016年初,新生兒科收入了一個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時僅孕28周,體重980g。這是四季青醫院新生兒科開診以來收治的孕周最小、體重最低的一個患兒。這個小生命的到來,給全科所有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丁翠萍的指揮下,立即給患兒進行搶救,給予經鼻部的呼吸支持,並建立靜脈通路。由於患兒較小,皮膚嬌嫩,為了保護患兒皮膚減少穿刺的刺激,留置針紮在了左側腋下,給予患兒靜脈營養。

同時,為了給患兒營造仿宮內環境,讓他住進了暖箱以保持其體溫,通過鳥巢護理,讓患兒有安全感。由於患兒免疫力很低,需要進行保護性隔離措施,單獨的病房內,所有患兒使用的物品都經過高壓蒸汽進行滅菌。

在丁翠萍看來,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能夠解決孩子的病痛都是好的,值得的。於是,那段時間,丁翠萍基本上都吃住在病房。最終,如願以償,小生命終於頑強、順利地活了下來,康復出院後也沒有任何的併發症和後遺症。可以說,小生命的成活,也給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增添了信心。這麼小孕周的新生兒能夠存活,在國內各大醫院也實屬難得。

在丁翠萍的帶領下,通過成立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連續多年舉辦危重新生兒論壇、申辦重點學科、打造海淀區新生兒轉運平臺、開設特色門診,如今,將北京四季青醫院新生兒科建設成為了區域內兒科診療中心。

據瞭解,丁翠萍所帶領的北京四季青醫院新生兒科,在2014年底被評為海淀區重點學科,2017年被海淀區表彰為“三八紅旗集體”。丁翠萍則在“2016北京榜樣”大型主題活動中當選“海淀榜樣”,在2018年榮獲“首都勞動獎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