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青山清水清泉,難得一方淨土;徽俗徽建徽戲,自有千年古韻。而相較於皖南一山一水的靈秀,皖北也有一坡一臺的殷實。田邊欺雪的梨花,絢麗金黃的油菜,翠綠如玉的麥苗,無一不在展現屬於皖北的獨特魅力。

春季的皖北,入目的是嫩綠的勃勃生機。這裡在滔滔淮河的滋養下,這裡生長著大量梨花、芍花、桃花和櫻桃花。淮河作為南北劃分的標誌,總是默默低調的匍匐在皖北大地上,肩上扛著船隻來往,風起時,捲起兩岸糧食的芬芳,吹動了淮河水光瀲灩。

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千年古鎮裡慢品嫋嫋茶香:臨渙古城

春遊江淮採風團皖北之行的第一站先來到了有千年文化、民俗豐富的古鎮——臨渙古城。行走在歷史古鎮,彷彿穿越時空到千年以前,臨渙茶館裡續一杯臨渙棒棒茶,在春風的吹拂下與旅友暢談。

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臨渙鎮是位於淮北市濉溪縣境內一座副縣級古鎮,它也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臨渙古城牆南臨澮河,東、西、北三面皆為平坦耕地。整個城垣近於正方形,東西長1650多米,南北約1480米,城牆周長約6公里。臨渙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較長、跨越朝代較多、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的古城垣。它體量大、時代早、保存基本完好。

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臨街而立的老式茶館,隨處可見的長杆子菸袋,六安的茶梗,這棒棒茶經臨渙泉水的沏泡,霧氣結頂,色豔味香,入口綿甜,回味無窮,具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之功效。茶館裡外的茶客們大多是老者,或鶴髮白鬚飄然若仙,或手持著長長的菸袋杆,眯著眼,在太陽下抽菸,或者捧著粗瓷大碗喝茶。總之是一派炊煙裊裊平靜安詳的生活景象。

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古城牆上郁郁青青,綠影婷婷,享受著難得的和平。歲月變遷,星轉鬥移。彷彿一切都在改變。臨渙古城牆卻不曾位移,一直環繞著鎮裡的子民。臨渙城的名字在變,級別更改,城牆卻始終如一地守護在那裡。

世外田園裡靜享悠閒生活:飲馬泉山莊

稍作休息之後,春遊江淮採風團一路向北,來到了位於距淮北市區5公里之外的蕭縣飲馬泉山莊。因為風景秀美、景色宜人,這裡素有相山“後花園”之美稱。

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飲馬泉山莊佔地300畝,坐落於相山風景區北側、蕭淮之間的徐裡村。這裡群山環抱,風景秀美,氣候宜人,山莊四季景色各有不同,春有百花迎嘉賓、夏有涼風避暑人、秋有果蔬待來客、冬有白雪飄山村。早看雲霧如仙境,晚看夕陽如霞宮。

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走進飲馬泉山莊,大門獨具特色的裝飾令人眼前一亮。山莊所有的建築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既有江南建築的風格,也有古典小屋的雅緻。飲馬泉山莊裡四月杏花開得正好,傳統磨坊酒坊,民俗長廊,陶藝體驗、野炊,這恐怕是春季休閒放鬆最好的去處。山莊有山有湖,遊客在盡情享受登山之樂的同時,也可在湖上小橋休閒垂釣。讓樓宇林立都市中忙碌的人,能有在此追尋春天的腳步的機會。

漫山花海中感受景色宜人:碭山梨園花海

“忘不了故鄉,年年梨花放”和之前幾站一樣,採風團的諸位大咖和媒體同行對搖搖潔白的樹枝抱有很大的期待,十分期待在碭山的百萬畝梨花園中感受花雨漫天飛揚。

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碭山位於安徽省最北端,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被譽為“果海綠洲、世界梨都”。春來梨花勝雪,梨花節喜迎四海,碭山的梨樹種植歷史悠久,全縣樹齡最高的“梨樹王”樹齡近300年。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梨園內滿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有的已完全開放,潔白的花瓣圍著粉嫩的花蕊;有的剛鼓出花苞,綠茸茸的花萼託著銀星點點的花蕾。

漫步皖北春色中,沉醉不知歸路

滿山梨花的爛漫時節是大自然給予人們最好的禮物,是春福的集中體現。在碭山萬畝梨園中能欣賞到的“烏龍披雪”、“鰲頭觀海”、“瑤池煙霞”、“梨樹王”等多個引來八方遊客觀光休閒的景點。而徒步樹山木棧道徜徉在梨園花海中,盡享眼福與心福,感恩天地對於樹山的饋贈,感懷人文樹山與田園樹山的意趣。

又是一年春來到,小溪邊、青山下、梨園中,到處都是蓬勃的生機,無限的明媚。“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鬥輕盈”楊柳吐綠,清清小河靜靜流淌。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裡,來皖北體會這茶、這景、這境,豈一個美字了得?漫步於皖北春色的畫卷中,沉醉不知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