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生?困擾自閉症家庭的二胎問題,你怎麼看?

相信每一個自閉症家庭,都曾或早或晚、或主動或被動涉及「再生一個」的問題。或是身邊的人苦口婆心:再生一個吧,還可以照顧老大;或是自己心有不甘:再生一個吧,亦想體會為人父母的快樂;或是對未來滿眼希望:再生一個吧,怎麼樣的結果都可以接受。……生或者不生,對於某些人是一念的決斷,而另一些人卻是躊躇經年的考量。有人收集了生或不生的家庭故事,其中,有沒有你呢?

生?不生?困擾自閉症家庭的二胎問題,你怎麼看?

生?不生?困擾自閉症家庭的二胎問題,你怎麼看?

生?不生?困擾自閉症家庭的二胎問題,你怎麼看?

生?不生?困擾自閉症家庭的二胎問題,你怎麼看?

生?不生?困擾自閉症家庭的二胎問題,你怎麼看?

生?不生?困擾自閉症家庭的二胎問題,你怎麼看?


1、願你們有各自的人生,平安喜樂

大寶確診譜系的時候,我剛懷老二四個月。確診當天,我在醫生面前抑制不住地淚流滿面,醫生勸我:調整好心情,你還懷著老二。我問:老二是譜系的機率高嗎?醫生回答:有一定概率。

多麼殘酷的一句話啊。

那一天天氣那麼好,陽光燦爛,我的人生卻遭遇晴天霹靂,回家路上我與家人抱頭痛哭,想到老二的風險,我糾結還要不要留下老二。孩子爸爸說,要,不但得要,咱們還要生第三個!孩子爸爸的話拯救了我瀕臨崩潰的心念,在這之前我腦袋裡閃過如果二寶還是譜系,是不是要去跳樓的想法。

二寶比預產期早出生兩週,這讓我非常內疚,因為自從大寶被確診後,我全情投入到大寶的康復訓練中,以至於經常忘記我還懷著老二,這期間我的心情一直抑鬱低落,我想,是因為我不好的狀態才導致老二早出生。好在老二發育軌跡都正常,這是老天的恩賜。

曾經大寶對我表示過不想要弟弟妹妹,為了讓大寶能接受二寶,對二寶有期待感,我在懷二寶做產檢的時候經常帶著老大一起去醫院,平常給他看一些胎兒在肚子裡的照片,住院生產的時候也讓他請假在醫院裡陪著我。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做了這些功課,大寶在我生完二寶頭一週表現特別懂事,我住院六天期間,大寶每天放學後和爸爸來醫院看我,睡前和爸爸乖乖回家,情緒異常平靜。在此之前,大寶一直非常依戀我,有很明顯的分離焦慮,看到大寶突然這麼乖巧,我很驚訝,而且有點失落,有點擔心。

一般小孩不是會爭寵嗎?他怎麼一點也不爭?後來我知道,大寶不是不爭,而是用懂事掩飾了他的情緒。在二寶十個月左右的時候,有一天大寶惹我生氣,我輕輕的說了一句:還是二寶好啊,乖乖的,聽我話。大寶聽後當時就哭了,哭得非常委屈傷心。我問他怎麼了?他說,媽媽你喜歡妹妹,不喜歡我!我很難過!

自此,我知道大寶其實心裡非常敏感,對於老二的到來他其實是很介懷的,我不能把他當作什麼也不知道的小孩。因為懂得了大寶的心,我調整了自己對待孩子們的態度,不再因為大寶年齡大就覺得他凡事應該讓著二寶,而且每天儘量在早期或睡前親吻一下大寶,之前有一陣大寶很逆反,會排斥老二,現在大寶明白了媽媽不會因為有了老二就不愛他,他收起了刺,變溫和了,再也不和老二動手,恢復成了那個願意親吻妹妹的哥哥。妹妹也成了哥哥的跟屁蟲。

現在二寶兩歲了,這一路我膽戰心驚,草木皆兵,老二發育路上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讓我焦慮不安,我想這是譜系二胎媽媽共同的心理特點吧。現在看到二寶越來越活潑開朗,越來越愛說話,就感覺生活給我在無邊的黑暗中照進了一束光。

以後,我的期望是他們都能夠擁有自己的人生,平安喜樂。

2、孩子沒毛病,不要!

孩子這樣,依然不要!

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入圈都兩年多了,經歷過逃避震驚,現在已進入麻木期,只是不定期來個房顫。

說到二胎,剛入圈就有前輩告訴我:咱們這種情況,要二胎是必須的,打掉牙也得要!當時也是將信將疑,人處在逃避期還真有要二胎的想法在閃過,但僅僅閃過馬上又回到現實。

自己年紀一把,上有老下有小,二胎不是搞笑呢嗎?整個老二,真是全家加速奔向死亡,還別說得頂著20%雪上加霜的可能,再來個ASD,哪裡還有活下去的勇氣?

有時候想想譜系家庭,有條件的是該來個老二,緩解下家庭氣氛、夫妻關係,給老大一個保障;也有老大NT老二ASD的家庭在想生老三,可以減輕老大的壓力。但作為譜系的兄弟姐妹,這個娃也註定走著跟別人不一樣的人生路。回首我自己,也時常感慨老媽為啥生下我,來這世上承受這些不能承受事兒。我又有什麼資格強行帶一個孩子來世間體驗比我的苦更甚的苦呢?

所以有人問我:如果孩子沒毛病,你要老二麼?我回答:當然不要,孩子沒毛病要啥老二?再問:現在孩子這樣,要老二麼?我回答依然是:當然不要,這一個我還整不過來,孩子需要一輩子的支持,我哪裡敢分神?

人生一世就是一種體驗,一種經歷,來世上走一圈,ASD得到父母的真情不會少一份,大多數還得到比普通孩子更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所以,別總可憐孩子,換位思考一下,人家沒有那麼慘。

我們當父母的也要想開點,很多煩惱也是自己帶給自己的,上天給你一個ASD,就是讓你更懂得生命的成長過程,不錯過不後悔,即便少活十年又何妨?

請跟自己的星娃過好你們能在一起的每一天,一起看這人生路上的風景。

3、因為大寶,我特別注重二寶的發育

在童童四周歲的時候,我和妻子就有了生二胎的想法。主要覺得對於譜系孩子來說,有一個年齡接近的手足,也就意味著孩子會有一個固定的夥伴,在社交能力等方面可以給她帶來些許幫助。

當然也考慮將來有一個血濃於水的親人可以接替我們來照顧她。但是,後來這種想法被我否定了。因為,在為女兒考慮的同時,我們忽略了即將到來的小生命的權益。讓Ta帶著使命前來,顯然對Ta是不公平的。但是,我們會用我們對孩子的愛,讓Ta感受到至親之間的愛與奉獻。以期讓Ta成長為一個有愛心、敢於擔當的人,自發地在照顧好自己的小家之餘,能多關心一下姐姐。

承蒙老天眷顧,經過十月懷胎,妻子終於在2016年2月18日生下了老二康康。雖然我們都希望生一個妹妹,但一家人都為弟弟的到來興奮不已。童童也一直叫著:“弟弟!弟弟!我是姐姐!我是姐姐!”還在弟弟的臉上“狠狠”親了兩口。

老二的到來給家裡每個人都帶來了快樂,特別是童童受了很大的影響。雖然有時童童也會因為我們照顧弟弟而吃點小醋,會做出一些引起注意的行為。在我們採取忽略應對女兒的問題行為以及正向引導,我們告訴她弟弟還小,需要我們照顧,而且爸爸媽媽依然愛你。教授她在我們照顧弟弟的時候,她可以自己做些什麼事。我們也適時地向女兒示弱,在我們照顧弟弟的時候尋求她的幫助,讓她一起參與到照顧弟弟的行動中來。

我們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都是自己帶。我負責上班賺錢養家,妻子在家全職照顧孩子。雖然童童在2016年9月上了小學,白天妻子只需要照顧老二,但是童童放學回來之後,妻子的壓力就一下子大了很多,既要照顧弟弟,還要兼顧童童,還要準備晚餐。幸好在之前童童的干預中,我們一直把自理能力放在首位。這時,童童成為了媽媽最好的小幫手。餐前的準備、餐後收拾桌子、睡前洗澡、刷牙等事務,童童每樣都能獨立完成,且已經做得非常精熟了。

為了減輕妻子的壓力,經過慎重的考慮,我換了一份做一天休一天的工作,這樣我在家的時間多了,能為妻子分擔一些家務,也能更多地照顧孩子們。雖然這份工作的職位比原來低了,需要處理的繁瑣事務比原來多了,薪水也只有原來的一半,但總算勉強能維持一家人的開銷。我們一家人幸福快樂地過著小日子。

我們從小就比較注意老二的發育。在他7、8個月時,發現他的語言發展似乎有點慢。1週歲時,他仍然只會發出“咿咿呀呀”。於是,在老二15個月和16個月大時,我們分別帶他去做了兩次評估,結果都是語言發育遲緩。除了語言方面的問題,老二其他方面都沒有問題。在我們取完第二份評估報告回到家裡,兒子卻生平第一次主動看著我叫了兩聲;“爸爸,爸爸!”隨後的日子裡,我們一直對孩子做著語言訓練,孩子的語言也慢慢地出來了。直到今天,兒子快滿28個月了,他能夠說出一些常用的2個字的疊詞,很多詞語他可以說出其中的一個字,唯一隻有“鑰匙”這個詞可以清晰地說出兩個字。他會說的字和詞都可以主動說出,而且都是應景的,有分享式注意,認知也還符合發展規律,沒有刻板行為,社交也基本符合發展規律。希望兒子的語言能夠在我們的持續干預下趕上來。

4、養育兩個“不同”的孩子

各有各的累與難

我兒子多多是個重度孤獨症患者,他出生於1994年3月31日,婦產醫院的醫生給定的的剖腹產手術日期是4月1日,我跟先生不願意,強烈要求手術日期提前一天,後來我先生開玩笑說:“上天沒有遵從我們的意志,最後咱們還是得聽從他的安排”。

多多小時的社會氛圍大不如現在,那時整個社會對孤獨症的認知知之甚少,連孤獨症都不被列為殘疾,政府沒有任何支持扶助政策,社會也很少給予幫助,“多多們”所遭遇的境遇非常令父母擔憂甚至絕望。鑑於此,我跟先生決定冒險再要一個二胎,想給多多“製造”一份保障。過程中,我們諮詢楊小玲大夫,楊大夫也告知國外已有一個家庭有兩個孤獨症孩子的案例。我倆也糾結再生個孤獨症可怎麼辦?!反覆斟酌後先生說:“生吧,如果還是孤獨症,大不了兩個一起送到海培(海淀培智學校)上學!”

當時,計劃生育是國策,而孤獨症又不被列為殘疾,二胎之路相當艱難。跟東城區計生委的工作人員一通折騰最後鬧到市政府後,還是先生的一位好友以“人治”方式在我二胎孕育8個月時才把準生證交到了我手上。現在回想起來此事很可悲,你能不能懷孕、什麼時候懷孕都得聽計生委的安排!湊巧的是多多妹妹的預產期竟然跟多多的生日是同一天,我們選擇了提前一週手術。多多的妹妹在2003年3月24日來到了人世。

當我抱起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妹妹時,她的柔弱(出生時體重只有2800克)一下改變了我原有的設想,我當即決定不能把多多未來的責任轉嫁給她,她是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此生人生軌跡及使命,不能一來到世上就被人強加一份原本不屬於她的責任。

妹妹出生之時正值“非典”肆虐,多多就放到奶奶家,一週回來一次,這過程中一切安好。暑假“非典”已過,學校重新開學,多多被接回家與我們共同生活,沒過多久問題出現了。

以前我們給多多一直請了一位家教,多多性情平穩,學校佈置的作業也能完成。他情緒極好,連楊大夫、賈大夫都說像多多這麼情緒好的孩子對家長來說是個福氣!開學後,多多每天回家都主動要求“寫作業”,開始我們認為他進步了,還誇了他。這種日子沒持續半個月,他開始不再主動寫作業而是不吃不喝,保姆試著做各種各樣的食物他都拒絕吃。再後來他從學校回家進門就扎進保姆的房間,坐在妹妹的小床上一直哭,哭得很傷心。最後發展成他夜裡也不睡覺,喊著要去上學。

我們帶他找楊大夫看病,楊大夫招呼賈大夫、劉大夫、郭大夫等一堆“大咖”會診,大家也沒碰上過多多這類情況。楊大夫給多多開了安眠藥“海洛神”,第二天起床後沒有任何副作用。多多最開始吃半片能安然入睡,後來逐漸增加到一片、兩片他都不能好好睡覺,半夜起來他喊著“去上學”,先生就深更半夜開車帶他到校門口,看一眼關閉的校門再開回家。直至有一次他吃了兩片藥後還在聲嘶力竭地折騰,把床墊都掀翻在地,他則跌跌撞撞衝向我屋裡直撲向床上的小妹妹。這時,阿姨跑上樓看到這一幕,提出把妹妹交給她,由她來帶妹妹,我們全身心的對付多多吧。

神奇的是,多多一個星期後就跟啥事都沒發生過似的一切又都回歸正軌。時隔多年我們才明白,多多介意妹妹奪去了他作為獨子的寵愛,他緊張焦慮,開始用行動來爭取父母的關注。他其實跟正常孩子一樣,也有爭寵之心,也想獲得更多的愛,也會使用手段,當然這手段於他而言是被動選擇的。

多多在與妹妹共同成長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多不一樣的體驗與愛。隨著時間的推移,妹妹的心智很快超過了他,他更多需要來自於妹妹的保護。青春期開始後,多多情緒極不穩定,暴躁不安,經常“無緣故”的折騰(肯定有原因,只是我們家長心智太低沒發現而已)。我有時脾氣上來了氣不過就衝上來想用武力制服他,妹妹在場都會衝過來抱住我“您別這樣,哥哥不是有意的,他也控制不住自己,他沒辦法才這樣的。”

鑑於有些大齡家長因為二胎的孩子大了後開始排斥孤獨症老大,以致家庭矛盾激烈的情況,我們在妹妹上小學時就很正式地跟妹妹談過關於她有一個“不普通”的哥哥的問題,我問她:“你會不會覺得不公平?”也告訴她哥哥所有的責任在我們父母身上,我們會安排好哥哥的未來。她有她的人生路,未來她大了可以自由選擇。

其實,我們都明白,如果離開了她就是哥哥法定的監護人。但此舉確實在女兒成長之路上起了良好的作用。因生日相近,每年他倆都是一起過,三年前生日聚會結束後,女兒挽著哥哥走在前面,我倆隨後。看著他倆的背影,先生非常感慨,說:“此生你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妹妹能挽起哥哥走完此生吧。”先生隨後跟女兒說我們看到剛才那一幕很欣慰,女兒半天沒說話,過了一會兒她說:“如果我長大後有實力,我會把哥哥接到身邊一起生活。”先生說:“不用,你有你的生活。你能有這份心我們很感激,但你以後能到託養機構看看哥哥,我們九泉之下就很知足了。”

這是多多和妹妹的故事,養育兩個很“不同”的孩子各有各的累與難。我常開玩笑說我倆是兩種罪都受了。孤獨症孩子的養育之難我不必說,養育正常孩子其實也很難!正常孩子有正常孩子的問題,求學之路,青春期的問題等等。

回想這麼多年一路走來,前無成功經驗,全靠自己摸索嘗試,我們在混沌魯莽中走了太多的彎路,希望後來者可以試著避免。人生是一種未知,各有各的風景。要不要二胎都是自我的選擇,選之前想好了,什麼樣的結果都坦然接受便無憾了。

5、我鼓勵家長們生二胎

抱「願賭服輸」心態即可

醫學遺傳專家秋爸爸

現有科學的數據表明,自閉症是一種複雜的遺傳疾病,雙生子同病率的統計調查數據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同卵雙生子,比如我家這樣的,自閉症的同病率可以高達90%,甚至有的數據報道達98%,而異卵雙生子的同病率則降為跟普通兄弟姐妹家庭接近的水平。兄弟姐妹間的自閉症同病率,大約為10~20%,可見自閉症的遺傳因素的作用。

目前,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對自閉症進行產前和孕期的預測,所有市面上的測基因也好,看染色體細胞學檢測也好,都不能預測自閉症。

有人質疑:既然自閉症是遺傳因素為主的,那就應該早就絕種了呀,應該被淘汰了呀,怎麼會這些年發病率飆升到1:68呢?我們談論人類進化時,都是從動輒幾萬、十幾萬年的尺度來談。事實上,一個基因即便有害於個體,它也完全有可能在群體中保存下去,群體遺傳學中的很多數學模型嚴謹計算,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而且,某個基因對於個體是否有害,也不是我們主觀判定的。有的突變,在一種環境下和在另一種環境下,對個體的生存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在生物的入門知識裡,學習蛋白質結構時,教科書會提到鐮刀型貧血的分子機制,即單基因上單個鹼基突變,就可以能致病甚至致死。然而,但是這樣的“壞”基因導致的壞血細胞,在瘧疾流行時,卻有著天生的抗性,具有在那種環境壓力下的生存優勢。

目前,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自閉症是一個多基因的複雜疾病,現在的研究所涉及的自閉症相關基因好幾百個,但是單獨拿出任何一個基因來,它也解釋不了哪怕5%以上的病例。如此可見,即便運用ai大數據分析,從基因的角度上也難以有效地預測究竟怎樣基因組合會導致自閉症。

對於某個單基因突變來說(這裡甚至可能不算突變,只是基因多態性),它完全可能在個體身上的表型是“好的”,比如影響個體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諸如記憶力、觀察力強,細節敏銳性、持久性強之類的行為特徵,這些特徵也許極端了,都可能與自閉症某些偏執表現能掛上鉤。

然而,夫妻兩人各自提供的多個這樣的“優秀”基因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卻完全有可能出現負負得正的現象,比如表現出刻板、固執、過度痴迷局部、儀式化、糾結細節等等,這些都可能是自閉症常見的行為表現。

簡而言之,夫妻兩人對於孩子的自閉症有著同等的貢獻。你身上那幾個“優秀”基因,與配偶的“優秀”基因,可能組合在一起貢獻出“自閉症”這樣的結果。但是,再生二胎時,你的或者你配偶的那幾個“優秀”基因,大概率地並未全都傳了下去,比如少傳下去一個兩個,那麼組合出來的孩子就有很大可能是一個普通孩子了。

前面說了,自閉症家庭裡,兄弟姐妹之間的同病率只是10%~20%。也就是說,你生二胎生出普通孩子的可能性在80%以上。然而,目前沒有任何可信的手段可以幫你預測將會落在80%裡還是20%裡。也沒有什麼手段能幫你來排除風險。如果你懷了二胎,孕產保健,與普通人沒什麼不同,沒有什麼特殊的措施。

因此,我們說生二胎是一件“願賭服輸”的事,而你賭贏的概率在8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