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高低錯落

高低錯落主要是針對“左右結構”和“左中右”結構而言的。它包含了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左右部件中,單個筆畫間的高低關係;二個是左右部件整體間的高低關係。下面結合範字來進行介紹: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高低錯落

新:左高右低,長短錯落。左部位置稍高,橫畫都是左伸右縮,整體向右上傾斜,但間距不同。斤字旁位置稍低,左撇寫成豎狀,形態收斂;右豎長伸,末端是字的最低點,收筆處略具鉤意。

將《九成宮》中的“新”字與宋體“新”字對比,我們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左右部件及筆畫高低關係的差異。這種差異造成的結果就是《九成宮》的“新”字,顯得更生動,更有韻味。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高低錯落

群:“君”部收斂,整體位置靠上;兩條長橫都是左伸右縮,為右側部件讓出空間;“口”形極小,底部不宜低於長撇末端。“羊”部窄長,上密下疏;頂部點低撇高;三橫長短各異;豎畫挺拔正直,向下伸展幅度大,使整字下方形成大片空白,重心升高,字勢險峻。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高低錯落

城:左收右放,高低錯落。字的上方筆畫較少,起筆位置上,斜鉤最高,對比關係較為簡單。下方筆畫密集,從左至右提、撇、橫折鉤、撇、斜鉤,它們下端的高低位置不盡相同,其中斜鉤末端位置最低。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高低錯落

淑:高低有序,動靜結合。整字左收右放,三點水各筆畫間起收呼應。中間撇畫收斂,其下三點位置依次升高。右豎為主筆,粗重挺拔,起收兩端是整字最高和最低點。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高低錯落

仰:單人旁的短撇起筆位置最高,並且是橫切起筆。中部部件形態較小,位置升高,與右部的橫折鉤大小相當,高度也大致齊平。右部豎畫是整字最重要的一筆,其形態粗重,挺拔正直,末端是整字最低處;臨寫時需注意其與左豎在長短、輕重及高低關係上的不同。

《九成宮醴泉銘》結字的基本方法——高低錯落

激:三點水形態收斂,各筆畫起收呼應。中部最長,是字的主體部件。右部上窄下寬;反文旁左側與中部咬合緊密(右圖紅圈內),而三點水與中部間距稍舒朗,空間有緊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