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新區積極打造服貿創新發展新高地

今年6月,國務院同意在全國17個省市(區域)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貴安新區位列其中。這是繼2016年2月國務院部署在包括貴安新區在內的10個省市、5個國家級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以來,貴安新區服務貿易發展的又一件大事。

兩年半以來,貴安新區搶抓機遇,提出探索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的“一體兩翼”試點思路,推動政策、資源、服務向相對有限、能夠佔據制高點的“窄域”充分集中,正在走上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地區的服務貿易快速發展道路。

如今,服務貿易之於貴安新區,猶如一塊強磁場,正不斷吸引著優質資源要素紛紛彙集。

據統計,新區以貨物貿易進出口額為基數,按照30%比例折算為服務貿易,今年上半年完成3.85億美元,同比增長109.24%。

創新聯動 培育服務貿易新業態

5月25日,蘋果中國(貴安)數據中心項目奠基儀式在貴安新區舉行。該數據中心是蘋果公司在美國、歐洲之後設立的第三個數據中心。

在新區,大數據服務上游以蘋果iCloud數據中心、華為全球數據中心、三大通信運營商數據基地等大數據基礎設施項目為核心,正快速集聚全國乃至全球數據資源。

新區已經與上海貝格計算機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簽署《貴安貝格大數據小鎮項目合作投資協議》。雙方將合作共建貴安大數據小鎮,力爭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大數據採集與清洗基地。

在大數據服務的中游,新區以貝格大數據等引領性項目為支撐,為數據分析、加工、脫敏提供全流程服務。

近日,研究機構“愛分析”發佈“中國基礎雲服務創新企業榜”,新區本土大數據企業白山雲科技以20億元估值位列榜單第十位。

到了下游,新區以白山雲科技雲鏈服務、數據寶科技為代表,為數據消費和治理提供了完整的全生命週期服務。

由此可見,大數據服務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已在新區初步構建。

正是看準了新區構建“大數據+服務貿易”新業態巨大發展空間,服務貿易重點平臺同樣在這裡搭建、壯大。

鼎韜作為全球服務經濟領域的知名研究諮詢機構、中國服務貿易的先驅者及行業資源平臺,就在去年確定了與新區在服務貿易領域的產業運營和平臺建設方面的合作意向。

由其建設的鼎韜服務貿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是國內首家服務貿易線上交易平臺,目前已通過驗收並投入試運營。該平臺聚合全球範圍內的服務貿易及外包重點項目,推介新區服務貿易和外包企業及產品,為全球買家和新區企業提供一個集互動、項目發佈、交易、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開放智能平臺。

據悉,該平臺已收錄428家本地企業用戶,共發佈3447個項目,實現項目成交金額約13565美元,項目源覆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無獨有偶,由貴安新區博雲億蜂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億蜂服務貿易展示與交易中心也投入了運營,採用“線上門戶+線下展示與交易中心”的模式,線上內容涵蓋企業服務子平臺、商情大數據子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為服務貿易企業提供政策資訊、企業服務交易、服務貿易項目商情信息等服務,線下依託貴安新區大學城服務貿易展示與交易中心載體,為服務貿易企業提供六大類超過120餘項的企業服務。

項目運營一年內,將集聚超過600家企業服務商,簽約50餘家境外政府、商協會、大學、海外園區和企業資源。

政策聯動 優化服務貿易營商環境

今年8月,《貴安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正式呈報商務部備案。

貴安新區以此為基礎,構建了支持服務貿易發展“1+7”政策體系。《貴安新區服務貿易發展支持辦法》旨在探索完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創新大數據和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的路徑;《貴安新區服務貿易鼓勵投資指導目錄》旨在擴大服務業雙向開放力度,培育服務貿易市場新型主體;《貴安新區跨境電子商務支持政策》旨在創新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進出口通關監管模式;《貴州貴安新區支持特色會展業發展若干政策》旨在探索服務貿易新生長點;《貴安新區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旨在落實中央在試點地區優惠政策,優化服務貿易支持方式;《貴安新區重點服務貿易企業招商引資名錄》旨在壯大服務貿易產業。

兩年半的時間內,服務貿易的相關政策支持不斷疊加,從2016年2月的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到2018年6月的深化推廣,新區從政策層面持續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步伐明顯加快。

強化政策保障的同時,新區也狠抓“放管服”改革,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打造便利、公平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真正優化服務貿易營商環境。

8月21日,新區開始試運行“一化三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最多不超過3天改革新模式,將企業開辦必備環節精簡為申領營業執照、刻制印章備案、初次申領發票3個環節,控制企業開辦時間在3天以內。

這樣快的節奏,得益於新區搭建了行政審批“一網審管”機制,構建了集審批、監管、服務和監督為一體的審批服務雲平臺。通過雲平臺整合資源,審批時間提速80%以上,120項審批事項可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

全力搭建企業開辦“高速通道”的同時,新區在“深”上下功夫,探索證照分離改革模式,推出“取消辦證一批、改為備案一批、自主辦證一批、承諾辦證一批、證照合發一批、嚴格准入一批”等“六個一批”試點措施,推進“重審批輕監管”向“輕審批重監管”轉變、“嚴進寬管輕服務”向“寬進嚴管重服務”轉變。

針對外商投資企業,新區更是設立了“一窗受理”制度,將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申請由發展改革、商務、工商等部門窗口分別受理,各自發放證照,改為由政務服務中心外資服務窗口一窗受理,並統一發放證照的模式。

這樣便捷和貼心的服務為已經落地的服務貿易企業營造了舒適的環境,也吸引了更多的服務貿易資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內外聯動 打造服務貿易核心集聚區

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實施,貴安新區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迎來了重大機遇,服務貿易核心集聚區建設也有了行動指南。

對內,根據《貴安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目標是到2020年,貴安綜合保稅區(電子信息產業園)、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數字經濟產業園)、貴安綠色金融港三個服務貿易核心集聚區基本建成。

目前,貴安綜合保稅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已完成2.8萬平方米服務外包大樓主體建設,正加快建設面向全球的第三代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創新基地、泰豪數字文化產業基地軟通動力西南創新總部、互聯網+IT服務基地、啟迪貴安數字小鎮等重大項目。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內華芯通第一代產品設計開發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芯片測試工作,擬引進中日創新創投跨境加速器、敦煌網、東軟等重點項目。

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打造以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為重點的服務外包載體,引入北京瑞克博雲科技、數據寶網絡科技、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艾斯歐艾斯國際緊急救援等服務貿易重點企業。通過與貴州師範大學等高校開展緊密合作,藉助微軟IT學院、IBM學院、印度NIIT學院等專業機構,已培訓大數據關聯人才2600餘人。

新區綠色金融港一期工程共8.4萬平方米建築已經完工,併成功簽約了貴州銀行等22家金融機構,正加快推進二期建設。按照發展規劃,新區綠色金融港建成後,將力爭吸納入駐的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不低於100家,入駐的創新型互聯網金融機構不低於100家,初步建成一個設施先進、機構集中、服務完善、特色鮮明、具有輻射效應的綠色金融中心、社會財富管理中心,成為貴州綠色金融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屆時,綠色金融港將成為新區金融機構最集中、金融設施最先進、金融服務最高效的金融中心樞紐。

對外,新區服務貿易也沒有停下步伐,正不斷探索雙向開放新模型。

新區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德國漢諾威電子展、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大連)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吸引國內外優質企業、項目落戶新區,助推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同時,藉助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跨境投資貿易洽談會(貴洽會)簽訂了包括大健康醫藥、現代服務業項目在內等多個服務業合作協議。

相信隨著對內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新區必將助力貴州成為輻射西南、影響全國的服務貿易創新示範區,成為全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高地。

(本報記者 王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