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規後,明年的工資不升反降?你怕是對「收入」有什麼誤解

上個月的最後一天,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個人所得稅法,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大多數人本以為個稅下降了,拿到手裡的錢會多點,但近來盛傳的社保新規導致費額更高,導致部分人拿到手的錢不升反降。

這些流言哪些真哪些假呢?

我們先來回顧下這個事情↓↓↓

社保新规后,明年的工资不升反降?你怕是对“收入”有什么误解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 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徵稅;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社保新规后,明年的工资不升反降?你怕是对“收入”有什么误解

2018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佈,個稅修訂徵求民意。

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

社保新规后,明年的工资不升反降?你怕是对“收入”有什么误解

2018年9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的配套措施,為廣大群眾減負。專項附加扣除範圍和標準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依法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今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專項附加扣除範圍和標準還將動態調整。

社保新规后,明年的工资不升反降?你怕是对“收入”有什么误解

當大夥都在關注個稅調整的同時,一份《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誕生。明確自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當新個稅和新社保在同一天實施,這會帶來怎樣的不同呢?

之前在公佈個稅修正案草案的時候寫過一篇《激動!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可我一個月3500不到,影響大嗎》,這次我們就說說通過新加的項目和新社保。

在二審稿中,新加的贍養老人的支出可以在稅前進行扣除,此前可以在稅前扣除的居民個人的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四項,增加到五項。客觀上更加有利於減輕勞動者的負擔,這不僅僅回應了公眾預期,更適應了我國社會結構變化的基本趨勢。

2019年1月1日之後到手的工資比沒改之前的還要少?

社保新规后,明年的工资不升反降?你怕是对“收入”有什么误解

新社保是因為社會保險將在2019年1月1日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8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在北京聯合召開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

在《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中,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資收入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下同)。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目前有的企業都不給員工買社保,更多的是不給員工買全額社保,而社保由稅務機關來徵收後,這一現象應該也就不復存在了。這也就導致網絡上所說的到手工資會變少的緣故,因為要交足額的社保。

有小夥伴就會鬱悶,我不買這麼多社保,當期的工資更高這樣不是更好嗎?雖然當期是挺好的,但從長遠的角度上看,你的社保權益受到了損害,你交的錢越多,公司會給你交更多的錢。多交後收益人終將是自己本人,如果是現在的狀態不說別的,就退休後的工資沒有加之後的工資多。從長遠角度上看,對自己還是有比較好的保障。

社保交的越多,公司的負擔也就越重?

社保新规后,明年的工资不升反降?你怕是对“收入”有什么误解

2015年以來,我國先後四次降低社保費率。就在昨天,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的配套措施,提出完善政策確保創投基金稅負總體不增,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以激發市場活力,引導社會預期向好。

其實社保的政策並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徵收方式。那些說公司的負擔變重的都是沒有按照正規的規章制度繳納,徵管能力的加強導致企業的負擔加重,這一現象應該在國家的統籌考慮之內。

在今年剩下的幾個月內,相關的制度和細則都在完善,明年的政策也會陸續開始實施,每個政策都對我們影響重大,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來源丨紅網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