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次就考上了公務員,除了運氣還有這些方法!

一年時間,轉瞬即逝,我從一個當時天天刷各種國考高分攻略的“大四求職狗”,成了現在執筆分享成功經驗的“上岸者”。

本人絕非學霸,能在國考成千上萬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加入國稅,始終心存感恩。行測能拿到82分,申論71分的成績,確實是意料之外。但我想除了上天眷顧給了我幸運之外,我的一些複習辦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敢說傳授經驗,只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分享個人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同討論進步,若真能給予你些許啟示和幫助,也是一大幸事。

他一次就考上了公務員,除了運氣還有這些方法!

心態篇

不畏將來,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這次國考失敗,明年再戰省考。不念過去,拋開不再去想之前練習時居高不下的錯誤率,著眼當下。參加國考那天,大概是我求職期間參加各類筆試中心態最放鬆的一場了。並不是因為胸有成竹,而是因為對結果不抱期待,不給自己任何壓力,做好最壞的打算。

但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很大程度上也是這種心態幫助了我在考試中獲得不錯的成績。保持這樣輕鬆的心態,能讓自己在做答時,不管是行測還是申論時,都不會因為過於緊張而失誤。如果太過緊張,容易產生沒自信、懷疑自己、想放棄等情緒;太過於看重國考的得失,也很有可能導致自己答題時思緒混亂無序、顧此失彼,甚至把對的答案改成錯的。所以,雖已是“老生常談”,但我仍要強調能在國考中輕裝上陣,以輕鬆心態應對,便已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而你如果是第一次參加國考,那更可以如我一樣,“無知者無畏”,微笑迎戰。

申論高分要素

申論大作文

要有套,就是套路。對於套路很多人是反對的,覺得千篇一律、審美疲勞,我卻不這樣認為。這個套路不是讓你拿著輔導班的模板去死板硬套,一句話幾千個人說,而是說一定要符合政論文的路子。什麼是申論?申而論之,寫成散文肯定是不行的,又不是文學大賽,所以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就是最基本的套路,這個套路是必須要有的,雖然你可以做到心中無碼,自然高清,但畢竟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啊!申論大作文框架要包括:題目、整個首尾段、中間分段首尾句。在仔細琢磨出一個框架之後,我在方格紙上模擬了7套不同的題目,又進行了一些修正,基本能達到切合任何題目。(要素內容經調整後務必切題,具體內容也就順下來了,曾經有個在體制內的朋友告訴我,其實申論內容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格式,因為閱卷時間太短了,閱卷人也無暇仔細推敲)。我自己琢磨的這個套路在這裡就不寫了,一來是怕被學霸們笑話,二來模仿的人多了就被坑了。(PS:若真有想臨時抱佛腳的有緣人確有需要,且不怕錯信鄙人,可關注公務員考試吧這個公眾號,回覆:套路,就可以看到了)。

要想得高分,

首先要懂得“抄”,

要抄得全面、準確。該抄哪些呢?

一是關聯詞後的內容,

二是權威機構、文件以及專家、記者所說的話,

三是反覆出現表述規範的詞語;

四是具有總括性的句子;

其次,為了讓答案更有條理,一定要記得標序號;

最後,一定要記住將關鍵詞前置。

注意“潛臺詞”

題目要求“觀點明確”

表示一定要總結;

題目要求“邏輯清晰”

表示要分段;

題目要求“條理清晰”

表示要標序號;

題目要求“全面準確”

表示答的點要全;

題目要求“結合具體事例或論據充實”

表示要添加例子。

各題型答題技巧

觀點評論題

一要表態,我的觀點是什麼;

二要闡述清楚為什麼對為什麼錯(理由);

三要簡潔明瞭地談談對策

公文寫作題

一要注重格式分

除非題目說不要格式,

否則都要按照標準格式來答題:即標題+稱呼+落款;

二要注重語言分

題目要求生動、富有感染力、通俗易懂等,

在句子中加“啊、吧、呀”等語氣詞;

三要注重內容分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要面面俱到;

闡釋題

三步走戰略:

一是XXX是指……;

二是表現在……;

三是應該……。

謹記“是指……,表現在……,應該……,如……”的形式,

闡釋題不用表態,是什麼就是什麼。

全面概括題

提問方式一般是“請你概括主要內容”。

一是要按要素答題,儘量寫全要素;

二是根據題目要求,分段答題,每段剩下的空格可以用來補充信息;

三是答案要素要分層:問題+原因+對策。

他一次就考上了公務員,除了運氣還有這些方法!

行測高分方法

行測分為五個模塊:常識判斷、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語言理解、資料分析。大家應把這五個模塊當做自己的五個作戰目標,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切不可盲目下手,毫無針對性的刷題。首先,通過模擬測試分析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其次,通過計時的真題演練對優勢模塊加以鞏固;再次,通過系統性的知識點學習和解題思路分析來提升弱勢模塊。在這個過程中,要善於發現一些技巧和訣竅。

1、答題次序安排好。國考行測試卷有順序,但並不意味著大家必須按照此順序答題。大家可根據各個模塊的題量、各題型分值、個人優勢,打破試卷各個模塊順序,自行組合形成符合自身優勢特點的答題順序,這往往能收到奇效。在行測複習時,筆者也曾遇到行測時間不夠用、資料分析模塊準確率不夠高的問題,隨後我根據自己擅長常識判斷、資料分析的情況,將答題順序調整為:常識判斷——類比推理——資料分析——語言理解——文字推理——圖形推理——數量關係。調整後,答題速度和答題準確性均有提高。因此,筆者強烈建議大家可以借鑑我的排列組合,根據自身特點進行調整,並在平時的計時訓練中測試微調,形成符合自身優勢特點的答題順序。

2、計時訓練效率高。行測考試題量大、時間有限,這要求大家答題不僅要能做對,更要快準狠。計時訓練便是提高行測做題效率的不二法門。計時訓練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要將行測學習安排在上午,最好在早9點至早11點進行真題訓練,提前將大腦興奮時間調整至考試時間;二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行測真題試卷和模擬測試卷,需注意的是,大家必須預留出5到10分鐘的塗卡時間;三是適當記錄各模塊用時,摸準各模塊所用時的底線。同時,可以結合各模塊的準確率,找出薄弱模塊並進行強化訓練。

3、善用技巧煩惱少。進入複習的中後期,很多同學會遇到瓶頸期。題做得越來越多,但是成績卻不怎麼提高甚至反而下降了。這時,須學會發現、總結、歸納技巧和方法,從而進階成為“考的全會,蒙的全對“的“高人”。比如,在資料分析中,可以通過先讀題目判斷有效數據所在段落,通過分析答案判斷應採用的速算技巧,圖表題目要善用直尺和量角器。要做有心人,在備考訓練中不斷摸索、積累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題方法和解題直覺。

他一次就考上了公務員,除了運氣還有這些方法!

俗語說,世上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短短千餘字閒談,想也不能說盡公考人一路走來的酸甜苦辣。只是又有世上無難事,只要夠認真這樣的精神在,我們終於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奮進吧諸君,美好的未來就在不遠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