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食糯玉米綠色栽培技術

鮮食糯玉米綠色栽培技術

鮮食糯玉米是指專用於採嫩玉米鮮食或加工食用的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鮮食玉米具有更多的技術含量、更高的經濟價值。在栽培技術上也和普通玉米品種有較大的不同。當前,擴大鮮食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糧飼玉米種植也是順應國家對玉米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在此,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並結合前人論述,將鮮食玉米在雲南的種植技術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 因地制宜,選用適宜的品種

糯玉米品種有白、黃、紫、黑以及五彩等多種粒色的品種類型,選用糯玉米品種,應根據生產目的和市場需求選用相應籽粒顏色的品種。同時,一般應選用糯型好、口感柔嫩、香味純正、果穗大小一致、結實飽滿、籽粒排列整齊和種皮較薄的品種。目前,雲南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品種有京科糯 2000、石糯 1 號、石糯 2 號、珍糯玉 1 號、雲糯 3 號、大玉糯 2 號、雲糯 4 號、大玉糯 5 號、大玉糯 1 號、黑糯 1 號等品種。

2 隔離種植,保證糯性品質

當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玉米串粉時,會由於雜交而產生花粉直感現象,致使當代所結的種子變成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玉米,支鏈澱粉含量降低,原有品質喪失,失去應有價值。因此,種植糯玉米時必須隔離種植。隔離種植的方法有三種:(1)空間隔離。種植糯玉米田塊周圍至少 100m 不能種植與其同期播種的其他類型玉米品種;(2)自然屏障隔離。通過村莊、樹林、山崗等自然屏障進行隔離;(3)時間隔離。春播播期錯開 30d 左右,夏播錯開 25d 左右,保證使其他類型的玉米與糯玉米的散粉期錯開 15d 以上。

3 分期播種,合理安排生產季節

生產季節的安排應根據市場需求規律,本著效益最大化原則,科學安排種植時間和麵積。因為鮮嫩玉米的採收期很短,一般在授粉後的 24~30d 左右,必須在這時期採收上市或加工。過早過晚採收都會影響其商品質量。要延長上市和加工時間,就應實行分期播種和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種植。在低海拔、熱量充沛地區如西雙版納、德宏、元謀、元江等地可以充分利用當地光熱資源,選擇發展晚秋糯玉米或冬早糯玉米,錯開正季上市,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4 精細整地,提高播種質量

4.1 精細整地 種植糯玉米應選擇肥力較好的沙壤土和壤土地塊,在播種前要精細整地,使地塊達到地平、土細、溝直,上虛下實。

4.2 適時播種 掌握好地溫和墒情適時播種是保全苗的關鍵。露地栽培,早春播種以地溫穩定在 10℃以上為適宜播種期。若採用地膜覆蓋技術,大理低海拔地區(海拔在 1400m 以下),可在 2 月中上旬播種,中海拔地區(海拔 2000m以下),可在 3 月中旬左右播種;夏季播種,大理中海拔地區,最遲宜在 7 月 20日前完成播種。

5 合理密植

糯玉米的種植密度安排不僅要考慮高產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其商品價值。種植密度與品種、用途和土壤肥力有關。高稈、大穗型品種宜稀植,適於採收嫩玉米。如果是低稈、小穗、緊湊型品種,種植宜密,可確保果穗大小均勻一致,增加商品性,提高鮮果穗產量。一般種植密度為 3500~4500 株/666.7m2 左右。種植密度過大,會造成空稈率上升,果穗偏小、倒伏等現象發生,反而會降低經濟效益。生產上可採取寬窄行栽培,以利通風透光,提高光合效率。一般寬行 80~90cm,窄行 30~40cm,株距為 25~31cm。

6 科學施肥

肥料使用按照 NY/T 394 (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的規定執行,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增施有機肥量,減少化肥量,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增施有機肥(包括農家肥、漚肥、商品有機肥等),配方施用氮、磷、鉀肥,可有效提高糯玉米產量和品質。有機肥作為底肥施用,追肥以速效肥為主,追肥數量根據品種和土壤肥力而定。原則是“底肥施足,苗肥看苗情控施,穗肥重施,肥田壯苗少施,瘦田弱苗多施”。施肥宜採取條施或穴施,深施入土,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情況下,每 666.7m2 施肥數量大約為:底肥,農家肥 1500~2000kg+商品有機肥 400~500kg+高效複合肥(N-P-K=15-15-15)15~20kg+氮肥(46%尿素)5~10kg+鋅肥 1kg;苗肥,在 5~6 葉時,看苗情施用尿素 5~10kg;穗肥,在第 8~9 葉完全展開時,施用高效複合肥 15~20kg+尿素 10~15kg。

7 加強田間管理

7.1 查苗補缺、間苗、定苗 出苗後及時查苗補缺。移苗補栽宜早不宜遲,宜小不宜大。在 1~3 片葉帶土移苗補缺最好,可與其他苗同步生長;在 4 片葉以後移栽的苗,往往生長慢,成為老小苗,果穗小,甚至是空稈株。3~4 葉期間苗,防止苗擠苗,長成瘦高苗。6~7 葉期定苗,每穴定 1 株。間苗、定苗時,去小留大,去弱留壯。

7.2 中耕除草 在間苗、定苗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宜淺不宜深,中耕深度 5~7cm 即可,主要是鋤草,疏鬆表層,促進根系生長。第二次中耕結合施穗肥進行,主要任務鋤草、培土,若地膜栽培的需先揭膜再進行中耕。

7.3 去除分櫱和多餘雌穗 糯玉米品種一般分櫱較多,這些分櫱不但不能成穗,而且消耗養分和水分,影響通風透光及主莖生長髮育,影響產量和品質。

應在拔節期及時打杈拔除分櫱。在生產中,水肥條件好的地塊還會出現一葉一穗現象,也要及時去除,只能留 1~2 穗,以防小穗或減產減收。

7.4 田間水分管理 糯玉米的需水特性與普通玉米相似,苗期注意防漬,中後期注意防乾旱。5~6 葉期控水控肥蹲苗,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65%;拔節後,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 75~80%。在苗期和抽穗開花後,如遇天氣乾旱要及時澆水或灌水,特別在雌穗吐花絲後至收穫期間,防止果穗禿尖。多雨天氣要及時排水防澇防漬。

8 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糯玉米的莖稈和果穗養分含量均高於普通玉米,故更容易遭受各種病蟲害而影響果穗的商品性。鮮食糯玉米作為直接食用產品,必須嚴格控制化學農藥的施用,宜早防早治,抽雄以後不宜噴施農藥。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使用低風險農藥進行化學防治。

8.1 病害防治 雲南主要的病害有鏽病、灰斑病、大、小斑病、紋枯病等,其防治措施除選用抗病品種外,栽培上可通過輪作換茬、深翻滅茬、消滅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基數。藥劑防治:鏽病,可用三唑酮可溼性粉劑噴霧。灰斑病、

大小斑病可選用多菌靈、百菌清、苯醚甲環唑、甲基託布津等化學藥劑,在發病初期噴霧,7d 噴 1 次,連續 2 次。紋枯病,可噴施 5%井岡黴素。

8.2 蟲害防治 常見的蟲害有地老虎、玉米螟、蚜蟲等。一是採用物理防治,在田間安放太陽能殺蟲燈、性誘劑,誘殺成蟲,減少蟲源基數。二是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蚜繭蜂、瓢蟲、食蚜蠅等天敵防治玉米螟、蚜蟲;三是藥劑防治,對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可用 48%樂斯本乳油或 50%辛硫磷乳油澆穴。玉米螟,可用Bt 乳劑、90%晶體敵百蟲、5%阿維菌素,在大喇叭口期採用灌心或噴霧。蚜蟲用 10%吡蟲啉噴霧防治。

9 適期採收

食用嫩果穗,以乳熟期最佳。而乳熟期判斷從時間上看應在授粉後 24~30天;從外觀上看,在果穗苞葉頂部捏之感覺松癟時。採收過早幹物質和各種營養成分不足,產量低、糯性差、效益低;採收過晚則籽粒變硬、口感風味差。採收嫩果穗上市,最好在清晨低溫時採收,當天收穫當天食用為佳。數量過多時,應存放在低溫冷庫中冷藏保存,確保風味品質在 2~3d 內不變。

鮮食糯玉米綠色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