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收官:鐵佛楊爍等一衆主創談創作過程

聚焦建國初期“兩彈一星”研發事業的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在北京衛視收官,這部誠意滿滿的年代大戲,把使命,忠誠,奉獻和執著貫穿於愛情生活之中,它書寫了一代熱血青年為了國家事業揮灑青春的故事,也收穫了觀眾的喜愛。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收官:鐵佛楊爍等一眾主創談創作過程

自8月15日在北京衛視播出,《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收視表現亮眼,收視率逐步攀升,穩居排名前三。這個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的“老故事”,為何能在競爭激烈的暑期檔成功突圍“收割”觀眾。昨天,該劇主創接受了記者採訪。總製片人鐵佛總結說,這部戲正是電視劇製作“小正大”原則的體現,電視劇製作要遵循“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自主創新原則,不講排場、不拼明星,用真情實感打動觀眾。

小人物視角吸引觀眾

作為“中國十佳製片人”,鐵佛曾有《射鵰英雄傳》《壯志凌雲包青天》等作品,這次為什麼選擇“那些年”這樣的年代戲?鐵佛表示:“我是四川人,我對‘大三線’的接觸和感知會比一般人早,而且很多三線內遷的企業,當年在西南地區都是家喻戶曉的。之所以想做這部劇,就是因為我是50年代人。我們這個年齡段對那個年代會有一種記憶或者留戀,對這種題材有一種先天的親近感。”鐵佛表示,《那些年,我們正年輕》將諸多真實事件甚至真實人物融於劇集之中,既能喚起老一輩人的記憶,又能讓現代年輕人瞭解這段關於“兩彈一星”研發歷程的紅色青春奮鬥傳奇。“我們把很多中國火箭核彈發展史中讓人感動的真實故事移植到劇本里,劇中喬部長的臺詞就是錢學森先生的原話。”

鐵佛介紹說,這部戲準備了八年的時間,期間換了三撥編劇,六易其稿。劇本第一稿是一位在火箭基工作人員寫的,鐵佛看了劇本有感觸,但劇本基調過於沉重,很難吸引當下的年輕人。為此,他又找了其他編劇修改劇本,但還是因為缺乏對那個年代的理解,劇本達不到鐵佛的理想要求。一個偶然的機會,鐵佛和編劇王之理講起這部劇的劇本創作,意外得知王之理曾在導彈部隊當兵多年,熟悉這段歷史,也熟悉這些人物,於是鐵佛邀請王之理擔任了此劇編劇。

王之理曾創作過《爺們兒》《傻春》《正陽門下》等熱播劇,去年還憑藉京味劇《情滿四合院》入圍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王之理最擅長以小見大,他的作品大多借由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悲歡離合來開掘人性的複雜面,進而映射背後的時代變遷。鐵佛不想把這部戲拍成歷史劇,恰恰編劇王之理喜歡寫平凡,寫小人物,而這些背後又往往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能為這部戲帶來一個平視的視角,讓觀眾去看一群懷有崇高理想的大學生,為了報效祖國,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投身三線建設和火箭科研設計,為航天夢想付出青春的故事。

真情實感令人動情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用懷舊的鏡頭將一代人把青春與生命奉獻給了航天理想的故事細細講述。寫這部戲,王之理用了最擅長的殺手鐧——情感,劇中的親情、友情、愛情,讓更多年輕觀眾有興趣來看這部年代戲。在接受採訪時,編劇王之理告訴記者,《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是他寫戲以來流淚最多的一個劇本。《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中的情感濃度與烈度,是王之理以往作品中不曾有過的,對他來說,這是自己最動情的一部戲。

劇作以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為主線,以張利軍、陸若文、向晴和馬朝陽四位年輕人的情感經歷為輔線,四人在老師高佔武的帶領下,為了航天夢想,將青春甚至生命獻給了新中國的導彈和火箭的研發事業。劇中,女二號向晴和男一號張利軍的波折愛情到最後終於要修成正果,可就在準備新房的時候,出現了事故,向晴犧牲了。當初籌劃劇本時,鐵佛和出品人馬中駿看到這裡,都覺得這個坎過不去,觀眾無法接受向晴的死,希望王之理改戲。而王之理告訴鐵佛,他寫這個戲自己也哭得一塌糊塗,但這個人物必須這麼處理。與王之理相交多年的鐵佛見識到了這位編劇朋友少有的執拗。

為什麼如此堅持,王之理表示,因為向晴的原型人物就是犧牲了。火箭發射,第一作業組的工作人員需要寫好遺書再到崗工作,火箭發射若失敗,第一作業組絕無生還可能。“軍人的後代”向晴就是在這裡義無反顧地走進了第一作業組的工作間。“她就在那次事故中犧牲了,犧牲的不止她。劇中我們沒有過分的渲染失敗,但這部劇不是從成功走向成功。向晴這個人物真實的情況就是犧牲了。寫她的犧牲特別糾結,我也不願意,但是我必須尊重英雄,那個時代大三線很多人都獻出了生命。”

這種來源於真實的力量打動了無數觀眾,也打動每個創作人員。導演韓曉軍說,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是他哭的最多的一部戲,“拍向晴犧牲這場戲,你不知道我拍的時候是什麼感覺,我說只能拍一條,這場戲不能拍重。當時拍完以後,我自己沒什麼感覺,突然發現助理在給我擦眼淚,然後我一回頭,看到身後的劇組工作人員都哭了。”電視劇播出時,韓曉軍看到向晴犧牲這場戲還是沒有“繃住”。同樣在家中追劇的王之理看到這裡也起身去了廁所,“真的看不了。”在王之理看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奉獻奮鬥的精神令人震撼,他希望通過這部劇能把這種珍貴的精神傳遞給當下的年輕人。

演員降酬傾情出演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創作期間,主創團隊翻閱了大量與題材相關的報告文學,實地採訪了多位已經進入耄耋之年的退休技術員,時至今日,這些老人中已有多位離世。為了在劇中真實地再現導彈與火箭發射的過程,主創團隊不惜斥巨資從八一廠、中國檔案館甚至國防科工委的資料館等,購買了與之相關的各種影像資料。屬於“航天人”的故事或許並不是每位年輕的電視觀眾都能夠有所共鳴的,但是劇中體現出的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大義深深捆綁後的犧牲與妥協、將國防建設遠遠凌駕於個人情感之上的“大我”情懷,成為了每一個年輕觀眾為此感動落淚的原因。

電視機前,有經歷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退役老兵感動落淚,有看到了自己爺爺奶奶故事的年輕人拍照發給老人。8月26日,在北京衛視“歡聚一堂”系列活動中,《那些年,我們正年輕》走近了北京西城某部隊大院,一位曾親身經歷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的退役軍人,講述了自己奮鬥在國防建設的崢嶸歲月,令現場觀眾無不動容。親身經歷過的過來人在《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中看到了自己的故事,未曾經歷這段光輝歲月的年輕人們在電視劇中看懂了每一顆星星因何而閃耀。

據總製片人鐵佛介紹,《那些年,我們正年輕》製作成本總共6000萬元,其中演員片酬只佔了不到30%。主演楊爍演完《歡樂頌》後片酬已經上千萬,而接演《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楊爍是以市場價的半價出演,高明、倪大紅等演員均以象徵性報酬友情出演。導演韓曉軍表示,所有演員都是看中了劇本而不計片酬,貢獻了非常投入的表演,演員還是看作品,如果故事好,人物好,一切條件都可以不談。“我們這個戲其實就沾了這個光。我老師張黎曾經說過一句話,叫本子、班子、票子,就是一個戲,如果有一個好本子,一個好班子,在投入上能上去的話,肯定能出來好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