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近期,最近,一檔電視節目引發網友對中國男性青少年“陰柔化”趨向的深深憂慮。

關於“娘炮”的爭論更是刷屏朋友圈!更有多個大號為“娘炮”站臺,認為憂慮多此一舉,批評“娘炮”是腦殘,不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終於,9月6日,新華社發表評論員文章《“娘炮”之風當休矣! 》指出,當下流行的“娘炮風”,是一種刻意強化並扭曲呈現的“人設”。

不知道啥時候開始,中國的“陰柔之風”甚囂塵上,甚至成為另一種“社會流行色”。 各種媒體裡充斥著娘炮、小鮮肉這些騷氣沖天的東西,染著雜色的頭髮,穿著奇裝異服,卻能招來一堆堆女粉絲的狂熱追捧。

我想打他,沒有理由!

當我們擔憂“陰柔化”氾濫時,究竟在擔憂什麼?

我們擔憂的是,現實中,不要臉、沒有氣、無硬骨的“軟男”隨處可見,無恥的如汶川地震中的“範跑跑”,無賴的如最近出演的“霸座男”,無良的如拼命出鏡告訴你“自衛只能靠跑”的某律師,沒臉沒皮、沒羞沒躁、無能無恥的“偽娘”四處橫行、到處霸屏!

與之相對的,則是本應流芳萬世的民族英雄遭到無恥的解構誣衊,本應得到社會尊重的退役軍人遭到無理的欺壓歧視,本應受到大力支持的軍隊建設遭到無謂的影響阻撓,誠然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中國娘炮的橫行,據說來自於韓國,而韓國和日本,是目前還由美國駐軍的國家,韓國軍隊的最高指揮權,到現在還在駐韓美軍司令手上。這樣一個“不完整的國家”,產生娘炮並不偶然。中國作為敢於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敢於單挑世界兩大強國的國家,什麼時候也變得娘炮了呢?

娘炮橫行

根本原因在於社會正氣丟失


前幾天崑山反殺案的結案,特別是江蘇檢察院明確的“合法沒有必要向不法讓步”,是真正的大快人心,也昭示著正義、正氣重新回到中國社會,與之相對的,應該便是娘炮和“小魚肉”的未日即將來臨!


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社會丟失了正氣,陽剛之氣發揮不了作用,陰柔之氣自然滋長。當律師們告訴你“面對對法傷害,最好的防衛是跑”時,自然就沒有人去鍛鍊,也不會有人想著去反抗,因為哪怕再好的身體,也不能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與其臭汗淋漓地辛苦鍛鍊,不如溫柔婉雅地裝萌充嫩!

社會丟失了正氣,血性成了惹禍的源頭,賣萌成了保命的絕招。當追小偷能追出一堆責任,見義勇為需要全程記錄全程保護,緊急防衛成了一項技術活,“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甚至於人在家中座、禍從天上來。久而久之,自然人人都練成了龜息大法,那七扭八拐的氣活生生的就成了娘炮!

社會丟失了正氣,耿直變成最大的缺點,奉承就是最大的本事。當下屬以逢迎上級為根本,兒女以欺瞞父母為基礎,全民裝瘋賣傻也就成了潮流。既然都是裝瘋賣傻,都靠討賞過日,那些美白滑嫩、裝嗲賣笑的娘炮自然更受歡迎了!

正氣不彰則邪氣橫行,軍威不振則娘炮遍地。新中國就是靠軍威站起來,新時代要嚴防因娘炮跪下去!

娘炮橫行

直接結果便是天下英雄氣短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自然是英雄事業。但“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面對“無可奈何花落去”,又是何等的淒涼!


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北宋滅蜀,宋太祖聞蜀貴妃花蕊夫人費氏才名,如其陳詩,乃作《述國亡詩》,“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同樣是在成都,有一首同樣著名的詩《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被醇酒美女消蝕了骨氣的人,面對強敵入侵,往往是“十四萬人齊解甲”,又哪來“楚雖三戶必亡秦”的氣概,何來“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的自信!

2008年汶川地震,當無數軍人武警、無數志願人員深入災區,冒著危險救災救人時,某個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師居然宣揚“跑得有理”,並一跑到底、死不悔改!

娘炮們是看不到危險的,它們總是用“我不聽、我不聽”的嬌呼,“我不看、我不看”的萌態,“我不管、我不管”的嗔語,死死地把頭埋進土裡,哪怕外面狂風暴雨,哪怕周邊屍橫遍野,哪怕頭上屠刀霍霍,他只盯著眼前的蘭花指、臉邊的粉腮紅!

兒女情長,自然英雄氣短!當全民族、全社會都以自私為榮,以軟弱為美,以磕頭為業時,英雄往往不得不獨自面對苦難、面對責難、面對災難,英雄往往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流血又流淚,讓他們如何能不氣短!

娘炮橫行

險惡目的是使民族血性不在


中國的娘炮問題,據說來源於美國戰略大師布熱津斯基的“奶嘴理論”, 其目的就是通過推廣令人陶醉的消遣娛樂佔用人們大量時間,讓其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思考的能力,失去挑戰不公平秩序的血性!換句話說,就是讓國民在娘炮之中慢慢忘卻歷史、忘卻危險、忘卻奮鬥,從而像豬一樣任人宰割!


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學者、官員,以普世價值、韜光養晦等似是而非的觀點,忽悠、矇蔽國人掩耳盜鈴、追求安逸、苟且偷安,麻痺應有警覺,放棄自我武裝。

娘炮對於中國,其實是古已有之的,並且我們還因此吃了大虧、受了大罪。中國最娘炮的西晉時期,那時美男的生活,是今日“小鮮肉”望塵莫及的。如“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潘安小朋友只要帶車出去跑一趟,回來車裡滿滿都是新鮮水果,成語“擲果盈車”便來於此。


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再如“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衛小鮮肉”為了保持自己的病態美,竟然被活活看死,比之今日為了整容而不人不鬼的偽娘們,可謂先驅了!

然而,這些小鮮肉們盛行的結果,是不久之後的“五胡亂華”、民族災難。就連混得最好的資深美男王衍都被石勒活捉。哪怕面對石勒,王大帥哥的選擇還是賣萌,說自己一直只想做學問,晉朝大政方針的失誤與已無關。石勒大罵道,“你名蓋四海,身居重位,年紀輕輕時就登上了朝廷,直到滿頭白髮,怎麼好意思說不參與政事?”並鄙夷地說“你這種沒有筋骨的人,不配死於刀下!”終於是被用牆推倒壓死!對於石勒的殘暴,向來是不以為是的。但石勒對王衍的處置,卻無疑大快人心!

中國,是最沒有資格娘炮的國家,卻又是其他國家最希望變成娘炮的國家!


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中華民國代表團派出140人組成的“精兵強將”,想在國際賽事上揚眉吐氣,但除了一人進入複賽,全軍覆沒。回國路過新加坡時,當地媒體畫了一幅漫畫送給他們,漫畫的內容是一群豆芽菜抬著個鴨蛋,上面寫著東亞病夫。獅子睡著時,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

中國人民是幸運的,因為有了共產黨、有了毛主席、有了新型人民軍隊,中國人民終於再次站起來了,並走上了偉大復興道路。

娘炮代表的就是兒女情長。當娘炮氾濫之時,社會到處充斥著叛逆、奢靡、頹廢、拜金的思潮,遍地都是裝腔作勢的“花膊男”、無賴無恥的“霸座男”、無臉無皮的“花美男”,用於拍戲則是古惑仔式的“小鮮肉”,用於踢球則是誰都敢輸的“白斬雞”,用於作事則是處處逃避的“軟骨男”,整個社會陰風陣陣、柔氣十足。娘炮泛起時,誰都敢欺負你,誰都看不起你,誰都想佔你便宜,毫無志氣、毫無生氣、毫無活氣!


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軍威代表的就是英雄氣概。當軍威不振,軍隊得不到應有的支持,軍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軍屬得不到應有的關心時,自然就英雄氣短。約米尼說,“如果在一個國家裡,那些犧牲生命、健康和財產去保衛祖國的勇士們,其社會地位,還不如那些大腹便便的商賈,那麼這個國家的滅亡,就一點都不冤枉。”軍威振作時,人民才有理想,社會才有脊樑,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來!

打倒娘炮,最根本的在於重樹民族尚武精神,最核心的在於重新激發民族血性,最基礎的在於清理整治已全面娘化和漢奸化的教育文化,最直接的就在於改變“戲子家事天下知、英雄枯骨無人問”的畸形輿論形態!


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中國人要追求世界和平,也要追求公平與正義,離開了尚武精神和強大軍隊的後盾支撐,所有的夢想都是一廂情願的空談。必須把國人從自私狹隘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香車寶馬、美色誘惑中醒悟過來,從娘炮盛行、偽娘遍地的泥淖中振作起來,居安思危、枕戈待旦、常備不懈,以強軍夢支撐強國夢的實現!

中國的男人們,到了把自己喚醒的時候了!是男人,就該有的男人的荷爾蒙,有男人的骨氣和血性。

摒棄娘炮思維文化,從今日始、從你我做起!


關於“娘炮”爭論,新華社、人民日報發聲了!


以軍人的視角解讀世界

Powered by 81號碼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