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鐵三師下轄五個團,即11一15團,其中12團和14團駐紮在海拉爾,11、13、15團和師直、師後、師醫院等直屬單位駐在大興安嶺,師機關駐在大興安嶺首府一一加格達奇。全師女兵約400 人,她們從事著醫務、電務、話務、文藝、體育、放映等工作,還有極少數在師團機關科室工作。

大興安嶺,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資源,被稱之為"綠色寶庫"。那裡居住著鄂倫春和鄂溫克族。這是全國少數民族中人數較少的兩個民族。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最大的草原,蒙古族集居的地方。 這兩個少數民族地區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當時經濟欠發達,當地老百姓缺醫少藥。特別是居往在大興安嶺漠河縣原始森林深處的鄂溫克和鄂倫春族,l973年以前就更是如此。他們和外界接觸很少,部隊剛開進大興安嶺時,就像當年紅軍過彝族區一樣,開展工作難度可想而知。而13團衛生隊的女兵們,就責無旁貸地擔負起軍民團結的"白衣使者",勾通部隊與少數民族聯繫的橋樑和紐帶的光榮使命。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多年來,每逢重大節日和少數民族的重大活動,13團領導就帶著慰問團前去慰問,其中衛生隊的醫務人員就帶著藥品和醫療器械為他們診斷治病。平時,衛生隊還定期派醫務人員為他們巡診治療,深受鄂族人民的歡迎和愛戴,從而加深了軍民友誼,增強了軍民團結,為部隊施工生產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解放軍報和解放軍畫報曾多次報道過她們的事蹟。

三師女兵們感人事蹟,傳遍了軍內、軍外,興安、草原,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讚揚。這正是:

一頭心繫興安嶺,一頭手挽大草原。

天寒地凍精神爽,風沙彌漫苦也甜。

冰雪化水當飲料,蘑菇野果作大餐。

帳篷座座像綠花,氈包朵朵似白蓮。

軍民團結情誼深,女兵事蹟美名傳。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鄂溫克人原部落,簡陋帳幕"撮羅子"。

如若未到過此地,疑似晚會無篝火。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1973年,在慶祝鄂溫克族定居九週年的喜慶曰子裡,13團衛生隊醫務人員為老百姓上門診療,送醫送藥。鄂族人民喜笑顏開,對解放軍的深情厚意感激不已。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部分居住在大興安嶺深山老林裡的鄂溫克族,常年以狩獵為生,他們一直過著原始生活,1964年,他們從原始社會一下子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以上這組照片是鄂溫克族定居九週年鐵三師十三團慰問時的情景,彌足珍貴。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刻苦鑽研練真功,力求精益又求精。

為民服務醫德好,一絲不苟醫風正。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冰山雪嶺奈我何,苦樂年華樂為多。

女兵神釆英姿爽,志在四方發潔歌。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漂亮姑娘十八九,長槍短槍握在手。

訓練場上不示弱,困難面前不低頭。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五尺鋼槍握手中,颯爽英姿美女兵。

軍中綠花多奇志,敢與男兒爭雌雄。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上山砍柴抬木頭,疾步行走如衝鋒。

寒風凜冽褲裡鑽,喜笑顏開似春風。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皎皎雪原銀光映,豔豔紅星一片忠。

興安舊貌換新顏,願將熱血染山崇。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寒風瑟瑟上高山,千里迢迢眺遠天。

思鄉之心隔不住,眼含熱淚憶家園。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情竇初開少女心,激情四射正懷春。

心有眼有口中無,夢裡相思暗戀人。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告別了軍旗,我們眼淚汪汪。告別了營房,我們望了又望。告別了鋼槍,我們摸了又摸。告別了戰友,我們念念不忘。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鐵道兵啊鐵道兵!跟著你,蹲山溝,住帳篷;臥過雪,爬過冰;揮過汗,流過血。但我們沒後悔,沒抱怨,沒遺憾。回憶過去,我們因加入你的陣營而豪情激盪;時至今曰,我們仍用最美的語言把你讚頌!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軍旗,在我們心中永遠飄揚。軍歌,《鐵道兵志在四方》旋律仍在迴響。戰友,親如姐妹的情誼常相思念。同志,純潔高尚的稱謂永放光芒。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山谷飄雪伴樂曲,樂觀情緒在心中。

天寒地凍何所懼,軍營處處是春風。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腳踏冰天雪地,耳聽林海濤聲。

零下四五十度,出氣速結霜冰。

身著四皮禦寒,仍凍鼻青臉腫。

敢與自然搏鬥,神采奕奕女兵。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男兒至死心如鐵,女兒意志堅如鋼。

風雪伴我度青春,軍中綠花勝紅裝。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山頂上一排松,山澗峽谷眾女兵。

體顏都是一身綠,兵似松翠松像兵。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鐵道兵啊鐵道兵!

你的聲音響徹萬水千山,你的身體挑戰了高寒禁區的極限。在你面前,重重困難腳下踩。在你身後,鋼鐵大道似長龍。回憶過去,你心中無愧。喜看今朝,你的精神仍被時代傳承!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發黃的照片記載著激情燃燒的歲月,

黑白的色彩彰顯了青春的寐力無窮。

這就是人生中難以抹去的音符,

這就是值得驕傲的昨天的光榮!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高寒禁區”之女兵風采(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