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投全球王金龍:區塊鏈技術助力全球資產配置鏈

孟春瑤

海投全球王金龍:區塊鏈技術助力全球資產配置鏈

8月3日,由《今日財富》雜誌、私募百人論壇CPF100聯合主辦,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金融分會及Coinscious康深思協辦的“2018中國財富管理生態大會”在滬舉辦。本次論壇以“新科技、新財富、新未來”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300餘位金融行業資深人士齊聚浦江之畔,聚焦在資管新政之下,各類財富及資管機構將如何轉型謀變?海投全球創始人、CEO王金龍先生在金融科技專題中做了題為“全球資產配置鏈”的演講。在演講中,王金龍系統介紹了海投全球所涉獵的業務, 表示想通過區塊鏈的方式解決廣大理財用戶簡單、便捷、透明的配置需求方式等問題。

首先王金龍從海投全球的業務、牌照、團隊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海投全球本身業務定位是全球套利的“金三角”模式。在美國紐約設立投資中心,在中國設立了技術運營中心,主要做開發、風控。在新興市場印尼擁有運營中心,下一步將進軍非洲市場。在美國、新加坡、香港等成熟的資本市場都擁有牌照,在當地拿到了資管、投行、支付牌照等。在市場規模上,前期只考慮做子萬億的市場,目前中國客戶在配置海外上低於5%。另外,海投全球完全基於金融科技技術,所有資產配置在APP上實現,接了電子簽名,接了移動支付。海投全球在中國也建立了專業的技術團隊。

海投全球的主要業務涉及三方面。一是底層技術,就是金融科技。自有團隊開發的智慧平臺、交易平臺;在風控和區塊鏈的技術輸出上主要是兩方面,一是資產管理,發基金、債券產品,中間做財富管理;二是跨境併購,現正在做的就是數字資產。

談到海投全球架構,王金龍介紹到,在美國擁有一些資管公司,中國是技術公司,東南亞主要是運營公司,項目規劃是佈局新興市場。產品主要分兩方面,一是互聯網金融產品,一些債券,像中國的信用貸、分期貸等,把它們輸出到新興市場;一方面是傳統的公募、私募、對沖基金,這些是海投全球的核心業務。今年開始,開發了全球資產配置鏈,主要是有三方面業務。傳統的交易平臺,資產配置平臺,可以做互金資產,做基金資產。下設兩個貨幣交易所,另一個是跨境支付平臺。

王金龍表示,全球鏈市場是全球非標資產,像房地產、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都是萬億的市場,海投全球想通過區塊鏈的方式解決問題。其三種業務主要對應三方面需求。在全球合規監管架構下分開做全球投資服務兌換,目前在新加坡做了海盈科技公司。在美國擁有一個牌照,把比特幣當貨幣來監管,所以可以做合規支付。全球法幣支付服務這個交易平臺,平臺的一邊對接資產方,另外一邊對接資金方。資產方要上平臺,需要去買TOKEN,資金方投資要獲得TOKEN,平臺把自己收益的一部分拿回來回購TOKEN,是正向激勵方式。

海投全球會把數字貨幣交易所當成資產配置。比特幣的規模其實並不大,但增長比較迅速。很多新興市場、非洲市場,都非常喜歡數字貨幣,當地的通貨膨脹嚴重,美元流通也受到限制,用數字貨幣防止了通貨膨脹。王金龍認為,從長期來看廣大理財用戶需要簡單的配置方式。他希望通過這個交易所幫助大家通過簡單的方式,就可以配置到前十名的數字貨幣。

對於跨境支付平臺,他表示希望通過一個合規的方式,把所有法律能夠互相流通,提高效率,進而降低成本。談及到技術方案,他表示通過交易及挖礦的模式,加上競價模式。只要投資就能獲得TOKEN,除了預期收益以外,會有一個浮動收益。團隊規劃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8月份做一個私鏈,第二步,會把所有的合作伙伴做一個聯盟鏈,客戶資源都可共享,所有資產都可以確權。分佈式記賬是無法篡改的。第三個階段做一個公鏈,制定自己的標準,再去做全球化資產配置的公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