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濤否認大器晚成,稱想做中國的梅姨

提到劉敏濤,大家會想到她演的很多角色,她屬於典型的角色大於個人的演員。直到《偽裝者》和《琅琊榜》的播出,劉敏濤的名字才逐漸被大家記住。最近這段時間,她又有三部作品先後跟大家見面,分別是電視劇《天盛長歌》、網劇《瘋人院》及電影《黑蝴蝶》,讓大家看到了她在表演上更多的可能性。

近日,劉敏濤做客了王江月主持的深度訪談節目《星月對話》,稱這三個角色是有意選擇的,希望留下一些與真正年齡相符的角色。節目中她透露,她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演媽媽姐姐的角色,“只是順其自然,人家找到我了,我挺喜歡的,就演了。”對於明鏡和靜妃兩個角色的走紅,劉敏濤並不認同自己是大器晚成,“這兩個角色給予我太多,不想再拿她們說事。”

劉敏濤經歷過一段婚姻,現在獨自帶著10歲的女兒,這期節目中,她也表示,愛情如果再次降臨,一定不會拒絕。她還特意帶來了一幅女兒的畫作,並曝光了女兒小名。

劉敏濤否認大器晚成,稱想做中國的梅姨

否認大器晚成

不想再提《偽裝者》《琅琊榜》

劉敏濤在《天盛長歌》中飾演的阿孃是武將出身,可以舞文弄墨,也能上陣殺敵,所以儘管只有不到一百場的戲,這個角色對她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節目中,劉敏濤坦言她從21歲大學畢業走到現在,演藝事業幾乎可以分成兩個階段,開始是一直演女主,進入30歲之後,就開始演配角了。“這讓我的演藝道路很豐富多彩,我吃到了蘿蔔,也嚐到了白菜的味道。”

配角戲份少,但劉敏濤認為正是如此,才讓她更珍惜每一個角色和鏡頭,才會不停去琢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表情和動作,“我要怎麼樣比主角更出彩,但是我又不能搶他的戲,你也沒有犯錯誤的機會,你要是不珍惜的話,鏡頭是會出賣你的。”

劉敏濤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演類似媽媽姐姐的角色,最開始只是別人找她演,她喜歡這個角色,也很有自信自己可以演,並沒有想過該不該去演。她說那時候對自己的人生是沒有什麼規劃的,“老天爺賜我這個角色了,我就認認真真把它演好,就是這樣一個狀態。”

畢業20年來,劉敏濤把更多的時間都專注在演戲上,直到《偽裝者》、《琅琊榜》的熱播才讓更多人知道了她。而在節目中,她卻希望大家不要再拿這兩個角色說事。“那兩個角色給予我太多了,我已經享受到她們帶給我的太多東西了,就不要再拿這個去說事了,還是往前走。”她也不認為自己是網上所評價的“大器晚成”,“不晚,什麼時候都不晚,而且我也沒覺得我成,只是一個演員把角色在鏡頭裡呈現出來,被更多人關注到了而已。”

去年底,劉敏濤參加了《演員的誕生》,她不否認參加這個節目的初衷是想讓更多人看到她,“我可以有很多面的角色扮相,原來劉敏濤還可以這樣、還可以那樣,那麼我是不是又多一個選擇角色的機會呢?現在不都講流量嘛,我們不管無奈還是有奈,既然是現實,你就要去適應它,適者生存。”

那什麼是好演員,你能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嗎?”

“真的給予,不管你塑沒塑造出一個典型人物,只要你在那時那刻跟對手之間是真的,我覺得他就是好演員。”

“你說過你想做中國的梅麗爾·斯特里普?”

“是的,不是說我有多麼積極地給人生樹立了一個什麼目標,只是我看到梅姨的表演之後,我就覺得我也想這樣,我也能這樣吧。”

劉敏濤否認大器晚成,稱想做中國的梅姨

自曝中戲糗事

被恩師按“小鞏俐”招進中戲

劉敏濤是山東煙臺人,從小就被父母送去少年宮學跳舞,在報考中央戲劇學院之前,她從未接觸過表演,雖然是一張白紙,但高景文老師看中了她良好的藝術素質,於是按照小鞏俐招她成為中戲表演系93級的一員。

劉敏濤當時同時報考了山東藝術學院,考完試之後,爸爸心裡沒底,就自己坐著火車到中戲找了高景文,想提前問問文化課成績。“高老師說,這都是保密的事兒,不能說,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你的女兒很有前途。我爸說那怎麼辦呢?中戲也沒保證能去,第一志願還是報山藝吧,後來沒過兩天,高老師寫了一封信寄到了我們家。”

她告訴王江月,她清楚地記得信裡這樣評價她:大青衣,跟鞏俐一樣,清秀大方。因為劉敏濤的專業成績位於班級前列,高景文還在信裡建議她第一志願報中戲。“這封信還是豎版的,我爸爸給它裱起來了,他真的是我們的恩師,就跟我們自己的爸爸一樣,有一些頑皮,有一些幽默,我爸爸很遺憾,直到高老師去世,連一根菸都沒有給老師進過。”

劉敏濤從小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大學裡唯一一次幹壞事是爬鐵門,節目現場回憶這段時爆笑不止。“早上起晨功,我不想在校園裡練,想去什剎海,可那個時候不允許往外跑,我記得我一隻腳剛跨在鐵門這邊,另一隻腳剛要下,就被老師發現了,高老師就在排練場當著全班的面把我說了,說有些人精力過剩,早晨起來爬鐵門,我當時覺得好丟臉,因為我是好學生,好幾天我都覺得別人看我都帶著很異樣的眼光。”

劉敏濤自認不是那種在人群中最亮眼的人,她也從來不跟人比外在,更不會因為外在自卑,“因為我樣樣都還挺好的,別人對我的評價都是這孩子不錯。我自卑的點在於人際關係,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跟別人說話,那我就選擇不說,就會引起很多誤會。”

直到很多年之後,劉敏濤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慢慢在自己做調整,“在底線範圍裡試著去沒話找話,倒不是出於什麼目的去調整,只是想讓和我一起工作的人更舒服,現在我覺得我進步了,我要表揚一下我自己。”

劉敏濤否認大器晚成,稱想做中國的梅姨

感性講述與10歲女兒的相處

與女兒是朋友

劉敏濤經歷過一段婚姻,現在一個人帶著10歲的女兒,節目中,王江月問她婚姻態度是否受影響,她直言如果有緣分,一定不會拒絕。“相信才會擁有,才會美好,才會快樂地活在當下。”劉敏濤表示她期待溫柔的、像小溪潺潺流水一樣的愛情。

對於女兒,劉敏濤說自己是一個很像朋友的媽媽,“必須是朋友,因為我怕她有很多秘密不跟我說,當然也不是說我去扮演一個朋友的角色,而是我是一個可以讓你去接受的真朋友,需要嚴厲的時候,我也要嚴厲,因為我們家就我一個,所以我要一會當爸爸,一會當媽媽,一會當朋友。”

因為身處單親家庭,劉敏濤很擔心孩子沒有安全感,但是她依然選擇不放棄自己的事業,哪怕再辛苦,也要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我在外面拍戲超過半個月,我就覺得我坐立不安了。”而這次《星月對話》錄製恰逢趕在劉敏濤回來參加學校家長會。談起女兒,劉敏濤很感性,現場幾度動容,值得欣慰的是,女兒現在很懂事,只是在她外出拍戲的時候常常會問她為什麼要當演員?可以不當演員嗎?“我沒法回答她,所以現在如果戲太多或者在外地太長時間的戲,我都有顧慮,接還是不接。”

女兒很喜歡畫畫,現在已經積累了很多作品,錄製節目時,她還特地帶了一幅女兒四歲時畫的一幅畫,“你看,午生是她的小名,她那時候還不太會寫,橫的豎的寫得亂七八糟。”這幅畫是母親節時,老師要求畫的自己的媽媽。“沒有照片,也沒有站在她面前,她就能把特點都畫出來,短頭髮,燙的小卷,二八分,還有髮色,我最喜歡她畫的這一口大牙。”現場,劉敏濤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而幸福的笑。

劉敏濤曾在30歲到37歲,可以說是一個女演員的黃金時段迴歸家庭,節目中王江月問她如果重新來過,還會這樣選擇嗎?她很坦誠,“如果我當時意識到那是一個女演員的黃金年齡段,我可能會有其它的選擇。但當時我沒有意識到,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感謝婚姻,感謝他帶給我這麼多意料之外的驚喜,之後生活一點一滴給予你的遠比你想得到的多得多。”

一度,劉敏濤沒那麼關注自己的外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坦言會有點害怕,但同時又覺得自己的這種心態要調整。她不排除,如果到了50歲打一針可以讓皺紋淺一些,她或許會接受,但傷筋動骨是絕對不會做的,這是底線和原則。“十多年前就有人建議我磨腮、做牙、消痦子,我到現在都很固執地沒有去做,自己喜歡自己就好了。”

劉敏濤否認大器晚成,稱想做中國的梅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