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這是縱相新聞開學季策劃的第4篇內容

“夏官營鎮立大學,中國最野的985大學。”走近這裡的學生,你永遠不知道這個玩笑裡的意味,是人生無奈,還是青春無悔。

“大一新生剛到校門,就哭著想退學。”走近這裡的老師,你永遠不知道這吸睛標題的背後,是善意推廣,還是惡蹭熱點。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上學如流放”、“騎著駱駝去上學”、“鎮立大學”、“最孤獨的大學”……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惡搞的騎駱駝上學圖

9月3日,正逢蘭州大學新生開學,東方網·縱相新聞來到這所“自黑”標籤最多的高校,找駱駝、領“駱駝駕駛證”、感受第一批00後“學霸”的精氣神。

看校園:駱駝沒找到,找到一片“普羅旺斯花海”

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真有騎駱駝課程嗎?顯然沒有,接受採訪的大二學生這樣說:

“從來就沒有這個課,蘭大也沒有駱駝,在這裡一年多,我見都沒見過駱駝,只在圖書館見過學習的駱駝。”

蘭州大學招生辦主任孫龍宇老師說:

“駱駝象徵著一種負重前行的精神,我們不會要求學生去標榜這種精神,但是不少學生願意拿它來互相開玩笑。”

在孫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榆中校區唯一的“駱駝”:放置於該校藝術學院樓下的三個駱駝表演道具。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此外,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也有幸見識到了傳說中的“駱駝駕駛證”,這份設計得有模有樣的“證件”,事實上只是一份不錯的校園文化周邊。

傳說中的“駱駝”只是圖書館裡學習者的代稱,駱駝證也是校園裡就可以買到的周邊,就連傳說中黃土漫天的畫面,在這個季節也成了一種浪漫的想象。

我們看到的榆中校區不僅僅處處綠植,更有草長鶯飛的花海。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在西北地區常見的黃土、山地中間,看到如此大片的花海,其實突兀感很強,在一篇描寫蘭大的熱文中,調侃稱這片花海“就像成熟男人的卡通襪子一樣可愛”。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這種校內校外的鮮明對比,對於網上圍觀的“吃瓜群眾”而言,是段子,但對於路過了黃土戈壁的外省新生而言,卻是驚豔。

不止一位在開學前做好了心理準備“接受黃土地考驗”的新生表示,到了學校以後反而覺得“其實挺好”

一位大一新生這樣說:

“從市區坐車過來,眼看越走越荒涼,我媽都快看哭了,但是一進校園,就看到一片片全是綠色。”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家長心中的慰藉,不僅僅在於綠意掩映的校園,更在於這份矗立於社會環境之外的寧靜。一位新生的父親這樣說:

“物質條件好的高校,我們有太多,但是真正適合學習的地方不多。這裡一看就是學習的地方。”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聊大學:“情人坡”難再,學風年年如一

每一所大學都有關於戀愛的傳說,蘭大的傳說更顯“蒼涼”一些。不知從何時開始,網上就在盛傳一組攝自“蘭大榆中校區情人坡”的照片,圖片中的小情侶,於一片黃山禿草中相互依偎,頗有一番“相伴在天涯”的落魄意味。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然而,據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瞭解,這個所謂的“情人坡”位於背靠榆中校區的萃英山頂部,事實上已不在蘭大的校區範圍。

海拔1965.8米的萃英山,相較於海拔1700米的校園,並不算高,但是由於處於高原地帶,爬到頂峰也並不算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即便花了兩個多小時來到山頂,如今也很難再找到網傳圖片中的“情人坡”了。經過校區有意識的治理與學生社團組織的植樹活動,萃英山上已被耐旱植物覆蓋。

加上今年甘肅雨水充足,整個山頭已看不出圖片中的痕跡。記者極力尋找,也只拍到了幾張略覺形似的山頭。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不再“荒涼”的榆中校區,在學風上,從未讓人失望。採訪中,聽到最頻繁的一句話是這樣的:

“在這個地方,你除了去圖書館,還有什麼好娛樂的?”

話語中帶著無奈,也帶著一絲“學霸”特有的傲嬌。

在與大三學生的接觸中,我們也瞭解到,雖然蘭大實行“三年榆中、一年蘭州市區”的“3+1”模式,但有不少大四學生仍然選擇繼續留在榆中,進行研究生備考等。

此事也得到了校區老師的證實,而追其緣由,答案基本一致:

“這邊更清靜。”

談西北:“夏官營大學”是段子,一方水土能養學人

由於榆中校區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不少蘭大學子戲稱自己的母校是“夏官營鎮立大學”。這是對學校地理位置較偏的自嘲,也造就了不少有關“夏大”的傳說。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如今在瀏覽器檢索夏官營,都能看到一條“夏官營大學”的百科目錄。而新浪微博“夏官營大學”仍然時有更新。在這個賬號信息為“夏官營大學非官方微博”的賬號中,有不少關於榆中校區的“段子”,其中就有那篇傳遍網絡的“神文”——《夏官營大學,中國最野的985大學》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惡搞的“夏大”校徽

這篇文章帶來的流量效應,讓不少自媒體號一次次在開學季將蘭大榆中校區推上話題榜頂端。前文中外界關於“駱駝駕駛證”的傳聞,不少也是來自這篇文章。

然而,這篇“吐槽文章”結尾的一句話,卻被不少媒體有選擇地忽略:

“偏僻的西北荒山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乏味的娛樂讓這裡學風更盛。”

學生眼中日漸靚麗的校園,家長眼中的靜修之所,在蘭大教師眼中,也是滋養蘭大精神的根源。

孫龍宇老師這樣說:

“蘭州集多種地貌於一體的自然環境,孕育了這裡獨特的人文環境。蘭大在這裡誕生,並且創造了那麼多輝煌,不是沒有原因的。而我們培養的院士數量,排名全國前六,也是因為從蘭大走出去的優秀學子,身上具備了西北獨特的學人氣質。正如我們的校訓:自強不息,獨樹一幟。”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採 訪 花 絮

在與新生的接觸中,我們提出了一些趣味問題,他們給出的答案“不出所料”地讓我們齊齊意外。

“手機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軟件”,除了常見的社交軟件外,我們聽到的不少答案是“知乎”。

“行李箱裡最重要的物品”,不少新生捨棄了手機錢包,回答了“眼鏡”。

採訪中,我們也見識到了榆中校區的“駱駝駕駛考試須知”設計之煞有介事,“沙丘定點與起步”、“靠邊栓駱駝”,以及不少學長口耳相關的“坡道起駝”等,讓不少人歎為觀止:“不管你信不信,差點我就信了。”

關於蘭大地理位置的“偏”,蘭大一位在讀研究生學姐的話很有意思:地方偏,人心卻踏實,有人說蘭大是學生談戀愛結婚率最高的大學,我信的。

騎著駱駝去上學?蘭州大學新生媽媽“都快哭了”,看到校園後……

記 者 手 記

從蘭州中川機場前往蘭州大學榆中校區,乘出租車需要兩個小時車程。

從榆中校區前往蘭州市區校本部,乘校園巴士,算上晚高峰堵車的時間,我們花了一個小時。

如果單以路程時間論,相較於不少位於城市遠郊的“大學城”,榆中校區算不上多麼“突出”。只不過,西北“天藍雲白土黃地更寬”的特有風貌,增加了路途的荒涼感。

採訪空暇,我們也走訪了校區外圍,校門口的街道上,各種生活服務設施雖然說不上“高檔”,但尚算齊全。只不過,和不少娛樂設施齊全的大學城相比,這裡顯得不夠“高大上”。

而當我們提出外界的種種疑問時,家長與不少師生的反應,讓我們不由恍然:

對大學,我們是不是理解錯了什麼?

什麼時候開始,大學周圍必須娛樂設施齊全,大學城必須“標配”燈紅酒綠?

我們“想象”中的大學生活是合理的大學生活嗎?

或許,對於一所大學來說,最難的不是培養出多少名流,而是保持住自己“獨樹一幟”的學風,最容易的也不是隨波逐流,而是任淺薄之風將最初的歷史食糧消磨殆盡。

東方網·縱相新聞2018年開學季報道,至此將告一段落,為各位新生送上開學祝福的同時,我們也由衷希望,地理的別緻、校園的富麗、學生的俊美,最後都能沉澱為中國高校建設的精神內涵,風流獨具,各領風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