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北京話裡磁器指好朋友~好哥們兒~像磁鐵一樣分不開~

這也是我們北京人獨有的方言,說出來就透著那麼一股衚衕味兒,

身為北京土著的小仙兒,對北京的味道有著深深依戀感,

每當我們出國或者到其他城市旅遊工作後,想念的就是這方水土散發的獨特香味,

這就是我們北京人所謂的鄰居家的味兒,

自古北京市沒有地方菜系的,各種口味的小吃才是最具代表的,

現在所謂的北京菜是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全國烹飪技術之大成,不斷地吸收各地飲食精華,吸收了漢滿等民族飲食精華的宮廷風味,更多是融合了魯菜等北方菜系,再加入北京人喜歡的口味兒形成的,以烤鴨為首是高端菜系的代表,而小館子更多的是還原媽媽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最早吃到的烤鴨就是全聚德和便宜坊,可誰家能天天這麼奢侈,屈指可數吧!也沒有那麼多小飯館,週末和假日都是家裡人做一桌子菜,那時候家家都有“大廚”,也絕對的色香味俱全。

磁器小館的門口寫了鄰家菜,這讓我想起的是鄰居家飄出來的菜香味,經常在飯點的時候在下學回家的衚衕,每家廚房都能飄出香味,我們可以猜哪家吃帶魚,哪家吃炸醬麵,哪家吃的炒蒜苗。這些個味道如果你家有個“媽媽大廚”還能在家吃到,如果沒有個能手只能來這兒找記憶了!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沒有奢華的裝飾,一顆本著迴歸京味的心,作為北京人的老闆,同時又是一名出色的廚師,做到了這一點。用事實說話,讓我們舌尖上的味道來詮釋記憶中北京的香氣!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看到菜單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的胃好像不太夠用,想吃的菜太多,真的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在推薦下先緊著大菜來,小仙兒上高中時最愛的宮保雞丁和魚香肉絲,還有小時候喜歡的熘肝尖全部留到下次一氣吃到,說到宮保雞丁還特意向老闆詢問了,特別用雞腿肉製作,留著口水等下次!

這裡是北京電視臺美食節目推薦餐廳,也是希望北京人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兒,外地人和外國人能找到原汁原味的京味菜。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超級脆口的【特色醬蘿蔔】——姆們北京人喜歡吃醬,最為突出的是所有菜都喜歡放醬油,就覺得帶著醬油色(shai)的東西才有食慾,喜歡吃黃醬和甜麵醬,黃醬數六必居老字號的最好,幹黃醬用來做炸醬麵,甜麵醬吃天源的,天源的各種醬菜都帶著一股甜味兒。也喜歡用醬和醬油燉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醬牛肉等等。

磁器的醬蘿蔔不僅顏色紅亮誘人,蘿蔔也是精挑細選的,爽脆又入味兒。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自制皮凍】各家有各家的做法,有的京味餐廳做豆醬,就是用肉皮熬製的膠原中放黃豆;有的是做白色的肉皮凍之後用醬油、醋和蒜末攪拌;還有就是直接帶著醬油色的肉皮凍,直接蘸蒜汁。總之不管怎麼做,好吃就對了!優質的肉皮凍絕對沒有腥味,這個做的特別完美!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拍黃瓜】這個太家常了,家家涼菜都會有,也是因為我們選的肉菜太多用來清口的。一口下去就知道黃瓜頂花帶刺,脆中帶甜。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皮蛋豆腐】這個菜其實是90年代才開始流行的,對於北京人來說以前吃的都是老豆腐,所以小蔥拌豆腐是王道,松花蛋也是切成大塊放薑汁醋搭配。現在改良成皮蛋豆腐後豆腐用的是嫩的,滑爽的感覺。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嘎魚泡餅】大家都選胖頭魚泡餅的時候,這裡已經創意出嘎魚,每條魚肉都特別的鮮嫩,而且沒什麼魚刺,喜歡吃沒刺的魚。而且湯底味很濃,烙餅一泡就入味,如果下面還能加熱就更好了。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炸窩頭愛上臭豆腐】別人聞著臭,我們吃著香,王致和的臭豆腐放上蔥花澆上熱油,這種香味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酥酥的窩頭均勻的抹上臭豆腐,才不管別人愛不愛,吃著香才是王道。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私家醬豬蹄】別以為這麼漂亮整齊的豬蹄是外面買的?NO!這是店傢俬家秘料醬制的,味道超級好,熱著吃的時候軟爛可口,滿滿的膠原蛋白,冷藏以後筋道彈牙,另一番滋味,推薦吃這個主題,也可以打包回家喝酒,比熟食店裡的好吃百倍。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貴妃香酥雞】招牌菜品之一,特別推薦。選用小隻的雞,肉質鮮嫩,外皮酥香,胃口好的可以一人吃掉整隻雞哦!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傳統糖醋里脊】話說什麼叫傳統糖醋里脊,是因為現在太多餐廳用番茄裡脊的方式代替,已經失去本身我們喜歡的口味,好吃的糖醋里脊出鍋前的糖醋汁粘稠可以包裹整個肉上,精選的上等裡脊肉,一口咬下去外酥裡嫩,酸甜可口,還原小時候的味道。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老北京紅燒帶魚】 小時候喜歡吃的魚就是帶魚和黃花魚,家常的紅燒帶魚點上那麼一點鍋邊醋,加上那麼一點糖,撒上蔥花後好吃到念念不忘,為了不浪費湯汁一定要來碗米飯,拌好後再加上點帶魚肉,吃的好HAPPY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小館掛爐烤鴨】北京菜館裡怎麼能少了烤鴨呢,皮一盤肉一盤皮肉相連一盤,黃瓜蔥白和心裡美作陪襯,甜麵醬卷鴨餅吃,白糖蘸皮,甜辣醬蘸肉。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紅柳羊肉串】紅柳枝烤羊肉將肥肉烤的香酥,瘦肉勁道彈牙,肥瘦相宜,肉嫩汁多。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臘八蒜肥腸】雖然沒有在臘月,但是這道菜品一直不間斷的惹人喜愛,當然如果冬天吃的話味道會更好。肥腸清洗的乾淨無異味,筋道有嚼頭,還搭配菌菇,口感質感都雷同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小館幹炸丸子】幹炸丸子重要的是在於火候,要保證炸透整隻丸子,外面還有酥香可口,蘸上椒鹽作為小吃來說從出鍋熱乎到放涼一直保持口感,也是下酒好菜。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炸灌腸】灌腸醬油一邊薄一邊厚,口感兩側不同從酥脆到糯香,特別街邊的一道小吃也做得極為講究,透著一股市井的接地氣,喜歡吃沒道理。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疙瘩湯】酒足飯飽後就需要一碗最舒服的溜縫兒了,西紅柿疙瘩湯上面的雞蛋可真實在呀,尤其是天氣漸涼,飯前飯後都是溫暖胃的好選擇。

老北京的舌尖味道,記憶中愛上的那口兒——磁器小館

如果你愛北京味道,如果你想尋找小時候的味道,那就到西壩河中街6號老國展西門3號門對面的磁器小館,像哥們一樣聊聊天套套瓷,憶憶當年。很適合發小們來聚會,估計都能找到鄰居家的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