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管理者都應該熟知的管理結構

在大家的眼中,公司管理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也是極其難做的一項工作。管理的效果似乎離我們那麼遙遠,高效的管理又那麼遙不可及。有這樣的觀念並不奇怪,也符合公司管理的實際情況。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每天就在管理這團亂麻中橫衝直撞,也許永遠不會有管理成效。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真的需要放下手中的管理,跑到一個“山頂”,看看管理的線條到底是什麼?中國有句古話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公司管理也一樣,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從中撤出來,到“山頂”看看我們管理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某個情景下,“橫衝直撞”不如“靜心梳理”。

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管理的結構:

每個管理者都應該熟知的管理結構

圖中所示的管理結構,沒有重要性的排序,因為在獲取收益的過程中同等重要,我們沒法在管理過程中偏重哪一個。只是在公司不同的發展時期或不同的情形下,可以選擇對現實或對長遠更加有利的那一個進行重點管理,這種選擇本身是一種管理謀略或策略。

圖中所示的管理結構中的四個維度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我們每天說的管理的對象。

產品,是一個公司賴以生存的依靠;沒有產品,客戶也就不存在,談何客戶?沒有好的產品,產品就銷售不出去,產品就不會有人買,談何收益?所以公司管理要從產品入手。所以公司對產品的市場與客戶需求調研出發,通過員工對產品進行開發與設計,到產品試產、量產,走入市場而獲得收益。產品的核心是受市場和客戶的歡迎與青睞,產品被市場和客戶青睞,是因為產品在品質前提下的功能、感受和心理滿足。而這一切都依賴於員工的智慧。

員工,是公司產品的天使。因為他們的智慧與責任,才可能生產出能在功能、感受、心理滿足方面讓可以滿意的產品。對員工管理的質量,關乎到產品的質量與受青睞的程度。所以,公司對員工在管理上的付出與智慧間接或直接關係到產品本身。那麼員工在什麼情況下,才有可能奉獻自己的智慧,扛起自己的責任呢?說到這裡我建議大家去認真研究一下馬斯洛的需求原理,不過在研究馬斯洛的時候,切記不要把所謂的“層次”裝在研究的腦子裡。人的需求,我個人認為是不存在層次的,他們會同時存在。人性認識深刻,你的管理有指向,你才知道為什麼要對員工嚴厲或寬鬆。不識人性,對員工的管理就是一句空話。

客戶,需要被管理嗎?當然需要。客戶的需求是持續變化的,是動態的,對客戶的需求調查不可能一勞永逸;客戶對產品的態度也是持續變化的,是動態的;客戶的數據也是公司對營銷管理所必須的;產品售後的服務也關乎到客戶是否能成為忠實的客戶。所以,對客戶的管理是公司產品長期、穩定保持市場份額和競爭力的關鍵之一。客戶是公司收益的“天使”,公司要認真服務於他們,認真對待他們的訴求,認真對待他們的投訴,認真研究他們的需求變化。

做功,是員工對職責、產品付出的勞動及其過程。為了讓員工能夠能優秀做功,除了在公司的激勵政策上下功夫以外,還要多做功的流程進行研究,即如何提升做功的效率和效果,還要讓員工保持做功的熱情。所以,公司要對做功的效率(流程及流程優化)進行管理。

綜上,管理的線條其實就是讓充滿鬥志的員工生產足額的品質好的產品,並讓客戶願意買、買得到(甚至買得起)。公司的收益是核心,管理結構的四要素要時刻圍繞這個核心進行管理,因為收益來源於外部市場(客戶),卻起源於內部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