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體表疾病的2種治療方法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養殖小龍蝦要做到防重於治。目前治療小龍蝦體表疾病,主要採用浸洗法和全池潑灑法。在浸洗和潑灑前,選用木製品或陶瓷製品,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分別溶解以備用。

浸洗密度為每立方米水體放體長2——3 釐米的蝦種1.5——2 萬隻,或親蝦2000——2500 只。浸洗時間可據水溫高低、蝦種健康狀況和水體有機質的多少而定。水溫高、蝦種較弱、水體有機質少,浸洗時間相應縮短;水溫低、蝦種強壯、水體有機質多,浸洗時間可適當增加,一般在10——30分鐘之間。浸洗時要時刻觀察龍蝦的活動情況。如發現有浮頭或掙扎,應迅速撈起龍蝦,放入清水中。

首先要準確計算用藥量,溶解均勻後,再全池潑灑,以防產生藥害,或達不到防治效果。

再次藥物潑灑的時間應選在晴天上午10 時或下午4 時左右進行,避免在中午陽光直射時施藥,否則會降低藥物的療效。如果確實需要陰天施藥,可在中午進行。施藥後,應在池邊觀察小龍蝦活動情況,一旦有異常,要及時加註新水,以免事故發生。

最後潑灑藥物時不要同時投餵飼料,最好在投飼後2——3 小時,再潑藥液。遍灑全池時,從上風處開始,依次向下風處潑灑,這樣可藉助風力的作用,促使藥液儘快散佈全池。

2、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3、如需轉載本網非原創(獨家)文章,同樣建議註明該文章的出處和作者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