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功集團:從公社加工廠到中國500強

精功集團,我區第一批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即將迎來集團創立50週年。從原紹興縣楊汛橋人民公社的綜合加工廠,到今天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精功集團的發展既是柯橋民營企業家的創業史,更是改革開放在柯橋踐行的縮影。

“我們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踐行者、參與者和得益者。”金柯橋大道112號,精功集團的總部所在地,集團董事局主席金良順深切感懷企業的發展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

金良順木匠出身,14歲學徒進入村辦企業,之後又先後在農機維修、木模加工、建築、機械製造等多個領域得到歷練。1983年,他出任紹興經編機械總廠廠長時,正是改革開放加速推進的黃金時期,鄉鎮企業發展如火如荼。

見多識廣的金良順牢牢抓住了機遇,他領導企業承接了多項國家級、省級“星火計劃”和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幫助企業實現了質的飛躍。1992年後,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原紹興縣的兩次鄉鎮企業改制試點使得企業徹底改制,清晰的產權結構極大地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企業發展也由此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到了21世紀初期,精功集團開始在資本市場謀求新作為。“我們是第一批上市的民營企業,是‘新八股’中的第六股。”說起企業的發展歷程,金良順如數家珍。他介紹,按照多元化發展、專業化運營的戰略思路,集團始終堅守實業,目前已擁有精工鋼構、精功科技、會稽山三家上市公司。

鋼結構建築、裝備製造、紹興黃酒、通用航空、新材料(碳纖維)……回望50年發展路程,精功集團的產業佈局順應了國家的發展導向,也體現了柯橋民營企業的特質:緊跟時代潮流。

北京奧運“鳥巢”、1007米沙特國王塔、北京大興新國際機場……精工鋼構作為集團優勢產業,數百座世界級工程和城市地標都出自精工,這讓人聯想起柯橋民營企業在眾多領域打上的“柯橋烙印”。

“通用航空和新材料產業是集團近兩年在著重發力發展的產業,金融投資、大數據是我們正在推進的兩大培育產業。目前,精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剛剛在杭州註冊,在楊訊橋的大數據產業園也已開始動工建設。”經過改革開放浪潮的洗禮,精功集團的發展有目共睹,但金良順仍專注其中,為集團在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謀篇佈局。在他看來,只有順應時代潮流、勇立潮頭,才能牢牢掌握髮展主動權。

(柯橋日報記者 俞立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