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熱潮!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經生不起孩子了!

在北上廣

孤獨的人像螞蟻一樣多

房價像天堂一樣貴

一個人活著就足夠艱難

結婚生子

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又一熱潮!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經生不起孩子了!

有人說,對生活在北上廣的大部分人來說,房價就是最好的避孕藥。

確實,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房子,本來就是“家”的必備元素。沒有房子,結婚了都不算成家,最多算找了個搭夥過日子的人。沒房,沒家,就不安穩,不踏實。

而高不可及的房價,足以讓大部分人望而卻步。

事實上,在北上廣,讓大家望而卻步,有避孕效果的,又豈止是房價。愛情和婚姻本身就是可望而不可及。

據調查,2017年,日本出生的新生兒數量為94.1萬人,韓國為35.77萬人,都創下了歷史新低。別說東亞了,美國新生兒數量也不樂觀:2017年美國有385萬名嬰兒出生,創造了30年來的新低。

現在經濟足夠發達的國家,似乎都不大想生孩子了。對於我這個還沒生孩子的吃瓜群眾來說,這太正常不過了。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最早的人類集體是由一個人對所有其他人進行強行統治。成功地統治著其他人的人就是父親,他佔有所有他渴望的女人並與其生兒育女,使部落的其他成員都俯首帖耳。

“兒子們的命運是艱難的。如果引起了父親的嫉妒,就會被殺頭、被閹割或被流放。他們被迫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並從別人那裡搶奪女人,權充妻子”。所有的工作被分配給兒子們,所有的快樂歸父親享受,人類集體就此組織起來,這就是弗洛伊德眼中最原始的人類文明。

很多人以為“人口紅利單純是勞動年齡人口多,這就不正確了。“人口紅利”是在勞動年齡人口多的情況下,新生兒童和老人都很少,這就意味著國家賺錢的人多,需要花錢的人少,賺的錢省下來的就多了。應當抓住這個機遇期多攢錢用來投資,等到這一批勞動年齡人口變成老年人,投資就能收回回報,國家也就比較發達了。

所以像非洲那樣雖然勞動力不少的地區,其實並沒有所謂的“人口紅利”,就是因為非洲兒童很多,導致需要花錢的人照樣很多,積攢不下資本。等到非洲也開始少生孩子,逐漸提高教育水平,攢下錢投資,那才開始利用其人口紅利。

對比一下中國、印度和非洲的人口結構,你就會發現,中國人口紅利逐漸耗盡,印度人口紅利用了一半,非洲人口紅利連用都還沒用呢。

又一熱潮!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經生不起孩子了!

又一熱潮!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經生不起孩子了!

又一熱潮!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經生不起孩子了!

根據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的核算,人口撫養比下降一個百分點,對人均GDP增幅的貢獻為0.115個百分點,從改革開放到2008年中國人口撫養比對人均GDP的貢獻達27%左右。

又一熱潮!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經生不起孩子了!

確實自從1996年以來,總撫養比一直是下降的。但是應該注意到的是,其實老年撫養比一直在上升。總數在下降,有一個分支卻在上升,說明另一個分支下降嚴重。而這個分支剛好就是兒童的撫養比。

換言之,中國的勞動人口供給充足,是建立在少生孩子多上班的基礎上的。

無論男女,受教育年限增長後都會傾向於晚婚——過去你十五歲上父母就給你包辦婚姻了,現在你二十七八歲還在實驗室裡過柱子攢論文呢。生活問題都還沒有解決,誰敢隨隨便便結婚吶,更別提生孩子了。

而受了更多教育的一代人成長為父母后,他們形成了路徑依賴,會讓自己的子女多受教育,同時對子女的婚姻態度較為開明,最終導致他們的子女也更可能晚婚。

小姐姐們才貌雙絕,吃喝不愁,便蟄伏起來等待一位經濟和社會地位優質的男性。於是結婚率降低,初婚年齡增長,此後生育風險不斷提高大姐姐們就乾脆拒絕生孩子了。

這一現象在發達國家高速發展的年代早有先例。據統計,1851-1871年,英國未婚大齡女性數量從7.25萬人升至12.5萬人。這一群體主要出現在中產階級,並隨著中產階級的壯大而壯大。

中國的長輩真是全世界最好的長輩,後輩要六個錢包買房子,他們就掏出六個錢包,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3年裡,中國家庭槓桿率居然飛漲了15%。

這段時間正好和2015年開始的新一輪房價暴漲重合。

又一熱潮!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經生不起孩子了!

六個錢包都拿去買房子了,年輕人怎麼可能有閒錢去生孩子呢?是繼續留在北上廣還是回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