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北斗導航系統的頻率後至今無法翻身,這回連英國都變成競爭對手

搶北斗導航系統的頻率後至今無法翻身,這回連英國都變成競爭對手

三體軍事 國之利器第927期 2018年7月25日,在法屬圭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內,四枚伽利略導航衛星由阿麗亞娜5號火箭送入軌道。伽利略導航系統由30顆衛星構成,其中3顆是備份衛星,27顆導航衛星,根據歐洲空間局的最新消息,伽利略導航系統將在今年組建26顆衛星的網絡,在這4顆衛星發射之前已經有22顆衛星在軌道上運行。

搶北斗導航系統的頻率後至今無法翻身,這回連英國都變成競爭對手

但要組建30顆衛星的導航網絡 ,需要到2020年才行,不過2018年就已經能夠實施導航了。不過今年伽利略系統遇到了一個大問題,因為英國準備退出,接話單獨研發一套導航系統。英國已經在伽利略系統上投資了大約14億英鎊,而且也是伽利略系統關鍵領域的重要技術提供商。

搶北斗導航系統的頻率後至今無法翻身,這回連英國都變成競爭對手

英國目前計劃撥出9200萬英鎊,相對1.19億美元對新導航系統進行為期18個月的前期研究,包括對導航衛星的全套系統研究設計,以及開發伽利略衛星系統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這顯示出英國計劃變成歐洲第二套導航系統的擁有國家,但要投入的資金更是達到上百億美元,英國也具備了這種可能性。

需要指出的是,伽利略導航系統也分為軍用和民用標準,數據加密導航服務主要為軍方使用,能夠抗干擾。關於英國為何要獨立研發導航系統,問題的核心在於英國退歐,這個時間的爭吵也阻礙了英國快速增長的航天工業,因為歐盟已將其英國的一些供貨商排擠出競標伽利略相關合同。

搶北斗導航系統的頻率後至今無法翻身,這回連英國都變成競爭對手

這也激發了英國獨立研發導航系統的信心,英國在伽利略系統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從十多年前的調研衛星,到地面控制站的建立,幾乎都有英國技術介入。從技術上看,英國獨立研發導航系統需要更多的時間,技術不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

但問題在於錢夠不夠,歐洲航天局完成伽利略系統需要100億歐元,相當於117億美元,發射所需的30顆伽利略衛星。幾天之後,英國宣佈了啟動伽利略導航系統的取代計劃。

搶北斗導航系統的頻率後至今無法翻身,這回連英國都變成競爭對手

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歐盟將英國給提出了伽利略導航系統計劃,英國的要求是希望繼續參與伽利略計劃,如果不能繼續合作,那麼英國將單獨行動研發一套導航系統。伽利略系統當年搶北斗導航系統的頻率,至今還沒有翻身,如今又將英國踢出了計劃,可謂是再損一大將。本文三體軍事獨家,有且只有發頭條號,若在其他平臺出現均為未經授權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