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車間開到瑤鄉家門口

郴州新聞網9月6日訊(記者 熊建平 葉龍斌 通訊員 楊錦芳 楊貴雲)8月31日,記者走進位於汝城縣延壽瑤族鄉壽水村的一戶院落,屋內不時傳來縫紉機“嗒、塔、塔……”的聲響,十來個中老年婦女正坐在機器前,給半成品揹包縫邊、貼商標,有的動作嫻熟,有的略顯生疏。這是浩佳皮具廠的一個精準扶貧車間。

就業是促進貧困人口脫貧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今年5月,汝城縣印發了《關於開展精準扶貧就業車間創建工作的通知》,鼓勵企業在貧困村建立扶貧車間,對吸納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扶貧車間給予貸款擔保貼息,以及3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獎勵,並對在扶貧車間就業的貧困勞動力給予免費培訓和交通、崗位及社保補助。

鄒來英是走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第一批學員,接受了一個多星期的培訓後,她熟練地掌握了技術。“老公在廣東打工,家裡有兩個孩子要帶,我在這裡每個月有2000多元,照顧小孩和打工都兼顧到了。”鄒來英加工好的揹包第二天將被運到有“中國皮具之都”稱號的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並在一個月內分銷到非洲。

浩佳皮具廠主要以加工廣州等地的外貿皮具訂單為主,在延壽瑤族鄉壽水村和簡水村設有兩個集中加工點,目前有本地務工人員110名,其中精準扶貧對象35人,扶貧車間通過計件發放報酬,貧困戶空閒時進廠上班,忙碌時可以帶料回家加工。

在延壽瑤族鄉圩場,另一個扶貧車間——宏揚玩具廠的招工廣告隨處可見,長期招工、計件制、工資準時(發放)等內容很吸引人。車間內,來料區、加工區、半成品區、成品區等井然有序,安全生產警示牌、消防設施擺放在顯眼位置,30多名中老年婦女正在車間裡縫製加工各類玩具。

“沃爾瑪、迪斯尼的很多玩具就是從我這個扶貧車間裡生產出來的。”老闆朱方紅很自豪,他這個扶貧車間有17名貧困戶,每人每月工資1500元到3000元不等。

“設立扶貧車間的目的,就是讓不方便外出務工的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這種亦工亦農的用工形式,深受留守婦女、老年人的歡迎。”汝城縣延壽瑤族鄉黨委書記朱會元介紹道。

目前,延壽瑤族鄉有33家就業扶貧車間,分佈在8個村,其中獲縣勞動部門認定的有22家,共吸納1076人就業,其中475名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了穩定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