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你得罪了誰,又傷了誰的心?

中國移動,你得罪了誰,又傷了誰的心?

中國移動的全稱為“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移動”),於2000年4月20日成立,是一家基於GSM,TD-SCDMA和TD-LTE制式網絡的移動通信運營商。2000年5月16日正式掛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國移動有限公司(簡稱“上市公司”)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全資子公司,並在香港和紐約上市。

除原有“動感地帶”、“神州行”、“全球通”、“動力100”、“G3”外,中國移動在2013年12月18日公佈了與正邦合作設計的4G品牌“And!和”,標誌著中國移動4G業務的正式啟動,發展口號是:移動4G,國際主流,快人一步。

2017年9月1日起取消手機國內漫遊費和長途費。

2018年3月,中國移動發佈2017年財務報告,稱2017年中國移動營運收入7405億元,增長4.5%;淨利潤1142.79億元,增長5.1%。截至2017年底,中國移動用戶數達8.87億戶,其中4G用戶數為6.49億戶。2018年8月,中國移動推出惠臺方案,將港澳臺地區納入流量不限量適用範圍,取消臺灣漫遊費。

中國移動,你得罪了誰,又傷了誰的心?

2018年5月25日,中移物聯正式推出智能物聯China Mobile Inside計劃,同時發佈國內首款提供“eSIM+連接服務”的芯片。

2018年5月,中移動國際公司日本子公司成立,意在加強5G交流合作。

2018年6月1日起,中國移動宣佈,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深圳、成都7個城市的移動用戶可以體驗一號雙終端業務。一號雙終端業務主要是運用了eSIM技術,簡單來說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用戶無需插入“實體”的SIM卡。

2018年6月20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小米集團的香港IPO。

2018年7月6日,中國移動在河北雄安新區宣佈設立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研究院將與在北京的中國移動研究院一體化深度協同,面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新一代網絡技術等領域,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和開放共享的研發生態,助力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建設。

2018年8月,中國移動推出惠臺方案,將港澳臺地區納入流量不限量適用範圍,大陸手機號碼在臺灣的通話不再收取跨境漫遊費。

中國移動的盈利能力讓人歎為觀止,對中國移動的輿論批判也是如同其盈利一樣增長不斷。每一條有關移動的新聞下,都有移動用戶抱怨吐槽。

中國移動,你到底得罪了誰?

2018年初,中國移動被曝“隱形扣費”年收入過億,“車友助理”這項業務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樣的業務定製層出不窮。不知為何,2017年中國移動的5條禁令很少出現在基層公司,也許是為了“領導”的業績?

2018年8月,相對於以往,中國移動營業廳業務的辦理權限收緊,沒有客戶的授權無法辦理收費等基礎業務之外的變更業務。但是以往的業務辦理,完全將移動置於一個尷尬的位置。原來的領導因績效KPI表現出色升職加薪,但是卻得罪了最核心的資源——用戶。

作為一家大型的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有自己的擔當,有自己的奮鬥目標,有自己對社會的貢獻。但是,基於體制之痼疾往往出現只看指標KPI而忽略市場用戶之現象。某些領導為了升職加薪掩耳盜鈴,一方面要求員工要服務客戶,另一方面卻制定大量非常態的考核任務。

任務完成了,客戶不滿意了。客戶滿意了,收入下降了。客戶投訴了,怎麼辦?肯定是執行者出錯了,領導不是已經多次強調過要服務客戶有擔當了嗎(呵呵)?難道不是執行者為了趕績效而造假胡作非為嗎?客戶就是這麼被得罪的。

而面對“畝產萬斤”的考核任務,基層員工能說不嗎?你認為呢?

現實生活中,更是出現了一些專業投訴者,以投訴為威脅、恐嚇,索取非法利益。

為了好看的數據,和管理者的面子,這些明顯的惡意投訴要怎麼解決?當然還是落到一線員工的頭上。一線員工敢說不處理嗎?敢不去低頭哈腰跪求解釋嗎?你認為呢?

中國移動,你得罪了誰,又傷了誰的心?

所以,移動得罪了客戶,傷了基層一線員工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