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 專家:今年冬天居民用氣有保障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有效解決天然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確保國內快速增加儲備、提高產量,供需基本平衡。從意見提出的一系列舉措來看,今年冬天,居民天然氣供應有望得到保障。

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 2020年產品達2000億立方以上

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38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9%。而今年上半年,天然氣消費增速還在加快,顯現出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但同時,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在暴露,容易導致階段性和區域性供應偏緊。

因此,《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底前國內天然氣產量達到2000億立方米以上,加大國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儘快出臺油氣勘查開採體制改革實施細則,全面實行區塊競爭性出讓,鼓勵市場化轉讓礦業權。

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認為,目前對天然氣資源控制比較多的企業,在整個勘探開發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所以,現在第一要加大它們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要解決好退出問題。

提升儲氣能力 還需價格等配套機制

目前,我國儲氣能力只有消費量的5%-6%,而世界平均水平在15%以上。為了提升儲氣調峰能力,《意見》要求構建多層次儲備體系,到2020年要達到供氣企業10%、城鎮燃氣企業5%、地方政府3天的儲氣指標要求。

韓曉平表示,提升儲氣能力還要有配套機制。經過儲氣庫的氣的成本會增加很多。一方面要投資建設儲氣庫,另一方面天然氣打出來的時候要脫硫、脫水、脫塵、加壓,輸送到用戶端。所以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價格機制,大家是不願意建設儲氣庫的。

同時,《意見》還提出鼓勵地方探索上下游氣價聯動、動態調整可中斷大工業用戶用氣量等,以增強調峰能力。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說,鼓勵可中斷工業用戶發展的原因就是它們可以在夏季或者淡季多用一些氣,在高峰負荷、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可以退出,避免市場更加緊張。

突出對京津冀重點區域用氣保障

另外,《意見》還強調,建立天然氣發展綜合協調機制。“煤改氣”堅持“以氣定改”,循序漸進,突出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的用氣保障。

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增天然氣量要優先用於城鎮居民生活用氣和大氣汙染嚴重地區的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在用氣高峰期,民生用氣只佔全部需求的40%,這一部分需求是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滿足,也是必須滿足的。要通過壓實責任來保障民生用氣需求,誰出了問題,誰就要承擔責任。”相關負責人強調。

綜合這些措施和目前的天然氣供需形勢,周大地認為今年冬天全國用氣有保障。因為今年以來,各地都在紛紛採取儲氣的措施。另一方面,LNG上岸發展得很快,一些管線建設也在加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