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經驗看銀行資管業務轉型

從國際經驗看銀行資管業務轉型

我國居民收入仍然將保持穩健的增長,商業銀行資管業務仍然面臨著發展機遇。資管新規等監管政策的出臺也將使得商業銀行資管業務更加規範化發展

資管行業的國際經驗

國際上資管行業涉及的機構類型較多,既有專業從事投資管理的機構,如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也有非專業投資管理的機構,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等。筆者查閱了諸多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資料,發現目前國際資管行業缺乏較為全面和權威的排名。目前來看,彭博資訊中的數據更新較為及時,因此筆者根據彭博資訊中的數據對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的資管機構進行了整理分析。

美國資管行業機構分佈

美國排名前20的資管機構中商業銀行共有5家,管理規模合計8.48萬億美元,佔前20名資管機構管理規模總額的32.4%;投資管理機構11家,管理規模合計13.39萬億美元,佔前20名資管機構管理規模總額的51.2%;投資銀行2家,管理規模合計1.98萬億美元,佔前20名資管機構管理規模總額的7.6%。除以上三類機構外,分別還有一家信託公司和一家保險公司上榜。

從國際經驗看銀行資管業務轉型

可見在美國,雖然以貝萊德為首的專業投資管理公司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51.2%),但是商業銀行仍然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在進入前20大資管機構的商業銀行中,既有專業性商業銀行,如道富銀行,也有全能性商業銀行,如摩根大通銀行、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

英國資管行業機構分佈

英國排名前20的資管機構中商業銀行共有2家,管理規模合計9686億美元,佔前20名資管機構管理規模總額的18%;投資管理機構14家,管理規模合計2.56萬億美元,佔前20名資管機構管理規模總額的49%;保險公司4家,管理規模合計1.74萬億美元,佔前20名資管機構管理規模總額的33%。

從國際經驗看銀行資管業務轉型

與美國一樣,英國專業投資管理公司佔據了資管行業的主要地位,但與美國不同的是,英國保險公司在資管行業中佔比較高。在傳統商業銀行方面,匯豐銀行仍然維持著較大的管理規模和較高的市場排名。其餘商業銀行除蘇格蘭皇家銀行外,在前20名管理機構中均不見蹤影。

加拿大和德國資管行業機構分佈

加拿大和德國的資管行業情況較為類似。在兩國資管市場中,保險公司佔據了較大的比例,其中加拿大更為明顯,以永明金融集團為首的保險公司佔據了該國排名前三的位置。德國市場中,保險公司佔比較商業銀行略高。德國保險巨頭安聯佔據市場排名的第一,商業銀行巨頭德意志銀行佔據第二的位置。與美國和英國不同的是,加拿大和德國專業投資管理機構管理資產規模明顯偏小。

從國際經驗看銀行資管業務轉型

從四國資管行業格局看,國際資管行業競爭十分激烈,美國、英國由於專業投資管理機構較為發達,資管市場份額的一大部分由專業投資管理機構佔據。德國和加拿大兩國保險行業較為發達,保險公司佔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但也必須看到,即使在美國這樣專業投資機構最為發達的市場中,前20大的管理機構中也有5家商業銀行上榜,可見優秀的商業銀行仍然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資管行業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商業銀行資管業務的發展模式

國外商業銀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資管行業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以匯豐銀行為例,該行的競爭優勢主要通過豐富的產品類型和優質的客戶服務實現。

匯豐銀行的理財產品形態以淨值型或掛鉤型為主,產品涵蓋股票、外匯、結構性產品、單位信托基金和債券五大類,其中較有特色的是結構性產品和單位信托基金。匯豐結構性產品眾多,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風險和資產偏好,為客戶提供多種掛鉤資產、投資期限和不同保本程度的產品。單位信托基金方面,匯豐通過創設產品使得客戶可以通過基金參與全球各地各種多元化的投資項目。

匯豐銀行的理財服務品質較為突出。匯豐具有一套標準服務流程並可以根據需要提供定製化服務。標準服務流程包括三個步驟:瞭解客戶、投資決策及投資調整。首先是瞭解客戶。每位客戶都由一名客戶經理為其提供服務。客戶經理全面瞭解客戶,做好與客戶的日常溝通,維護與客戶的良好關係。在開始為客戶提供服務前,客戶經理會對客戶進行風險測評,充分了解客戶投資偏好。其次是投資決策。匯豐通常選擇在某一資產領域業績突出的投資經理來管理,或者購買這些投資經理管理的基金。最後,投資調整。由客戶經理和投資經理根據客戶的家庭情況、財務狀況和投資目標的變化,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相應地調整投資方案。匯豐的定製化服務首先體現在客戶劃分標準的多元化上。收入來源、從事職業、家庭背景和年齡都可以成為客戶分類的依據,而並非像國內商業銀行一樣,簡單以資產規模為標準。其次體現在以客戶為中心上。匯豐採取開放式產品架構,在為客戶設計投資方案時,不侷限於選擇匯豐自身的產品和服務,還選擇外部可獲得的最佳產品。這一開放式的架構設計既提升了客戶滿意度,又通過競爭提升了匯豐內部的資產管理能力。

我國商業銀行資管業務轉型

資管新規已經正式推出,我國商業銀行資管業務面臨的轉型壓力越來越緊迫。結合資管新規和國際資管行業經驗,筆者認為我國商業銀行資管業務轉型發展需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產品形態和盈利模式轉變。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仍然以預期收益率型產品為主。預期收益率產品的運作主要依託於理財資金池。理財資金池的運作給商業銀行乃至金融系統運行帶來了較大的風險,也不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形態轉型為淨值型或掛鉤型是必然趨勢。隨著產品形態的變化,銀行資管的盈利模式也將從原來預期收益率模式下的利差收入轉變為淨值型模式下的管理費收入。雖然變化巨大,短期內可能對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從國外經驗看,優秀的淨值型和掛鉤型產品同樣也能給銀行帶來較為豐厚的利潤。我國商業銀行面對的客戶多數風險偏好較低,新產品形態的客戶接受程度仍然需要時間檢驗。加快產品形態和盈利模式轉變,開發低風險策略產品,讓新產品儘快接受客戶的選擇,才能為商業銀行資管轉型贏得時間。

第二,提升投資研究和主動管理能力。未來銀行理財產品形態轉變為淨值型之後,投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好的淨值表現是維繫客戶最好的工具。目前商業銀行在股票、股權甚至債券等資產上的投研能力與券商、基金等機構均存在一定的差距。未來產品淨值化之後,客戶能夠更為便捷地比較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產品優劣。銀行面臨客戶“用腳投票”的壓力增大。沒有好的投研能力,就沒有好的淨值表現,商業銀行在資管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會面臨喪失的威脅。

第三,加快產品銷售體系轉型。資管新規對資管產品投資者進行了明確區分,銀行理財銷售的適當性管理顯得尤為突出。銀行亟須加快合格投資者培育,挖掘長期限產品的客戶,確保負債端與資產端的期限匹配。另外,銀行面臨的低風險客戶群體風險偏好短期內難以改變。未來產品轉型為淨值型,銀行短期內可能將面臨客戶難以接受新產品的情況。銀行的理財銷售體系需儘快轉型以適應產品淨值化的要求。

第四,加強資管業務風險管理能力建設。資管新規明確了銀行理財“剛兌”行為的認定和處罰措施。商業銀行資管未來的趨勢是要打破“剛兌”,在此情況下,風險管理的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越發重要了。打破剛兌的發生不僅會給銀行帶來財務、聲譽的損失,更會導致客戶流失。更為重要的是,未來銀行理財資金池運營模式被打破以後,原有一些騰挪彌補風險的措施也將隨之消失,真正風險管理的作用將顯得更為突出。

第五,提升資管業務綜合服務能力。理財產品收益率並非評判資管能力的唯一標準。綜合服務也是維繫客戶的重要工具。從國外資管行業看,商業銀行之所以能夠佔據重要的市場份額,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商業銀行能夠為客戶提供綜合化的服務。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範圍廣闊,社會資源豐富,相較於其他機構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因此在提升投資能力的同時,提升服務能力不失為一種差異化競爭策略。

我國居民收入仍然將保持穩健的增長,商業銀行資管業務仍然面臨著發展機遇。資管新規等監管政策的出臺也將使得商業銀行資管業務更加規範化發展。雖然未來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轉型壓力,但是從國際資管行業實踐來看,只要練好內功,提升資管綜合能力,優秀的商業銀行依然可以在資管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

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姜豪 來源: 《中國金融》2018年第1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