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期貨國際化條件成熟 已成全球聚酯產業「風向標」

從世界熟知的“中國‘織’造”到“中國價格”,從PTA銷售隨行就市到企業善用期貨工具鎖定利潤,從一口價交易到基差點價,從國內企業定價被動到外商高度關注期貨價格……聚酯產業鏈的這些改變,充分體現了PTA期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現如今,國內聚酯產業鏈人士可以更加自信地說:“pta期貨已成為全球聚酯產業鏈的價格‘風向標’。”

價格發現功能有效發揮

2012年以前,提起聚酯產業鏈,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織’造”。得益於人口紅利,我國紡織業具有良好的成本和產業配套比較優勢,憑藉高性價比產品在美國和歐盟、日本等發達地區獲得了較大市場份額,一時間獲“中國‘織’造”美譽。

但花無百日紅,隨著我國人口紅利拐點的到來,以及東南亞越南、泰國等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崛起,國內紡織服裝行業受到來自外部強有力的衝擊。在此背景下,以pta生產企業為代表的聚酯產業鏈企業逐步將pta期貨市場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場所。

不僅是生產企業,相關貿易商也積極通過pta期貨市場進行基差點價交易。

一位化纖行業人士說:“現在現貨市場上不僅有倉單回購,還有點價交易套保模式,我們做貿易比以前方便多了。自從有了點價交易套保等模式,近幾年我們公司的pta貿易量呈幾何級增長,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pta現貨貿易非常活躍,點價模式功不可沒。點價模式公開、權威、透明,對交易雙方都很公平,創造了一個多贏局面。

“不僅是pta貿易,在上游原料PX的定價中,pta期貨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下游聚酯及織造環節也參照pta及MEG價格,為終端紡織品出口定價。同時,企業也可根據pta等價格來判定行業運行節奏和景氣度,從而合理安排採購和銷售。”東吳期貨分析師王廣前說。

據記者瞭解,多年來,pta生產企業、貿易商及聚酯企業,均積極參與pta期貨交易,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期現結合經營模式。

“pta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在聚酯產業鏈得到了有效發揮。”五礦經易期貨分析師李晶說,其在聚酯產業鏈的價格“風向標”作用越發明顯。

而隨著民營大型煉化項目的上馬以及產業鏈一體化的推進,pta期貨價格對上游相關石化產品價格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在國際貿易方面,pta期貨價格對上游PX進口和下游聚酯產品出口的定價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

據瞭解,2006—2017年,我國年均進口PX700萬噸,進口依存度50%左右。“沒有pta期貨時,PX進口價格大都是企業‘拍腦袋’確定的。有了pta期貨,特別是絕大多數企業參與pta期貨交易後,國內企業會參照依據pta期貨價格倒推出的PX價格進行談判。”有產業人士向記者介紹,如果國外廠商提出的價格高於倒推出的PX價格,那麼企業在談判時就會以pta期貨價格下跌、生產經營不佳等因素主動壓低價格。

對於下游聚酯瓶片企業來說,沒有pta期貨時,他們基本“靠天吃飯”。企業簽訂訂單合同後,如果pta和乙二醇價格下跌,那麼利潤就會增加;若pta和乙二醇價格上漲,則利潤減少甚至虧損。有了pta期貨以後,企業簽訂合同的同時,可以利用pta期貨鎖定原料成本,從而鎖定加工利潤。更為關鍵的是,在簽訂年度合同時,國內聚酯瓶片企業幾乎全部依據pta期貨價格與可口可樂、達能等客戶談判,有效避免了國內同行間的惡性競爭。

“pta期貨國際化不僅是國內pta進出口貿易的需要,更是國際上相關市場主體的期盼。”浙江東裕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節對期貨日報記者說,由於pta和上游PX、石腦油,下游聚酯長絲、瓶片等產品關係密切,呼籲pta期貨國際化的除了pta相關企業,還有PX生產、貿易企業,以及國際上的聚酯長絲、瓶片生產和貿易企業。

據記者瞭解,印度、埃及等國聚酯貿易企業多次在pta國際大會上表示,希望中國的pta期貨早日對境外交易者開放。2016年以來,韓國、新加坡及歐美地區的相關企業相繼到訪鄭商所學習期貨業務規則,期望作為境外交易者參與pta期貨交易。

“雖然我國pta出口量較少,但聚酯長絲、瓶片出口量相對較大,佔我國聚酯表觀需求的7%—8%。長絲、瓶片價格與pta價格相關度85%以上。”永安資本pta期現業務負責人陸誠說,境外企業若採用國內聚酯原料進行生產加工,其原料成本容易受國內pta價格波動影響,生產經營狀況也會受到國內pta價格波動的影響,“如果境外企業能參與國內pta期貨交易,那麼他們可以通過套保、點價貿易等方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規避相關價格波動風險。”

李節告訴記者,由於國際市場上沒有pta期貨,境外現貨商早已開始關注我國的pta期貨價格。

前程石化pta負責人胡陽斌在做國際貿易時發現,不少國外的機構和採購商都在關注pta期貨。“國內pta期貨市場的不斷成熟為外商提供了真實透明的價格信息。”胡陽斌說。

福建經緯化纖相關負責人也有著相同的感受。“我們公司的越南、孟加拉國客戶,每天也在看pta價格走勢。他們向我們諮詢中國價格變化和走勢,大都會以pta期貨價格作為參考。”該負責人說,國內點價模式已經非常成熟,可以把這一模式複製推廣到pta及相關產品國際貿易中。

另據記者瞭解,不少國外大型面料企業已經將聚酯長絲價格通過pta期貨點價加上固定加工費的模式鎖定,較好地規避了今年以來原料成本一路上升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