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董事長落馬後,這家公司員工降薪70%?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5日電 (羅琨)在前董事長賴小民被查後,“壞賬銀行”中國華融於近日交出了2018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淨利潤暴跌94.9%。

從年初至今,中國華融的股價則從3.49港元/股滑落至1.58港元/股(9月5日收盤),股價跌幅超過50%。與此同時,中國華融的降薪和人事調整風波也不斷。

淨利潤暴跌95%

上半年,華融實現利潤11.3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3.1%,實現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6.84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94.9%。

9月4日,中國華融在香港召開2018年中期業績分析師、投資者專場見面會。中國華融黨委副書記、代總裁李欣在會上指出,當前中國華融正面臨嚴峻考驗,上半年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是市場因素與突發事件同頻共振的結果。

前董事長落馬後,這家公司員工降薪70%?

9月4日,中國華融官方發佈《中國華融就公司近期情況答記者問》一文

中國華融指出,從整個行業來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下調趨勢,淨利潤同比都有所下降。

中國華融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他三家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其中,中國信達和中國華融均在港股上市。中國信達的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集團實現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6.2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62億元,降幅為2.9%。

由此可見,市場因素不足以完全解釋淨利出現暴跌的原因。中國華融的另外三點解釋則是從公司財務結構來看,撥備增加和利息支出上升是主要因素。在諸多業務板塊中,非金融類業務包括境內和境外業務板塊的影響比較大。從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看,公司近年來經營模式較為激進,增長速度大幅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難以持續,出現回落也是過去非正常速度的理性回調。從突發事件來看,經歷了賴小民個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事件,官方通報表明,賴小民涉案問題是個人問題,但短期內對公司經營的影響不可避免。

有不願具名的市場人士指出,儘管公司將突發事件放在了最後一點解釋中,但實際上賴小民事件對華融的業績衝擊才是第一位因素,短期內公司業務勢必面臨收縮整頓。“實際上,在賴小民出事後,華融體系下很多業務都處於停滯狀態。”前述人士稱。

前董事長落馬後,這家公司員工降薪70%?

中國華融近期股價走勢 截圖來源:wind

大幅降薪過冬

今年7月以來,市場上流傳中國華融將全員降薪18%的消息。中新經緯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華融內部的降薪幅度非常大,遠高於此前媒體報道的18%。

“18%是針對基礎薪資部分的,如果算上績效的話,降薪幅度可能在60%~70%。”前述知情人士稱,如果後續績效獎金能補發,那麼降薪幅度可能在20%,如果補不上,這個降薪幅度員工基本都無法接受。“去年華融的年終獎就說分兩次發,過年時發了一小半,另一半至今未發,因此現在根本無法確定績效獎金未來能不能發。”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因為降薪幅度過大,一些員工已經在計劃跳槽或者已經入職下家公司。

此外,據券商中國報道,除了降薪之外,中國華融還在醞釀更大的調整。據接近中國華融人士透露,中國華融旗下的部分子公司也將撤併。

在賴小民落馬後,中國華融也經歷了一系列人事變動。6月29日,中國華融公司董事會宣佈,選舉王佔峰為董事長,行使公司法定代表人職權,並擔任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李欣為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中新經緯留意到,在9月4日官網發佈的新聞中,李欣的職務已經變更為“中國華融黨委副書記、代總裁”。

中國華融在相關新聞稿中稱,2018年中期業績是中國華融經歷賴小民個人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以來第一次集中公開信息披露,也是公司新管理層上任後首次亮相資本市場。

據多家媒體報道,華融證券黨委書記祝獻忠和華融信託董事長沈易明在7月下旬被免職,不過上述消息並未獲中國華融官方確認。(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