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我在寒冬雨夜走過的廈門時光

從我個人狹隘的經歷而言,廈門有一點偏安一隅,但這並不妨礙它迅速發展成一個國際化的大城市,以至於外地人以為福建的省會是廈門,福建除了廈門就是沙縣小吃。其實福建除了廈門以外的其他城市更具有福建特色,更融合依山傍海的地域特色。既然如此,那就先從廈門這座城市開始認識吧~

首先還是給自己普及地理常識,廈門是一個半島,有嚴格地區分島內島外,下圖中紅框即為島內,很多準備定居在廈門的人永遠都在糾結是島內好還是島外好,海滄大橋是連接島內島外的唯一陸上工具。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各地飛往廈門的機票在一年四季都有點高,現在動車高鐵在福建異常便利,四通八達。做動車到廈門北站,可以搭乘普通公交或brt快速公交。廈門的brt雖然很快,但是真的很擠,而且大家還特別愛擠。傍晚從島內做brt去島外擠得讓我有一種在北京從國貿做公交去通州的相似感。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現在鼓浪嶼的乘船碼頭換了地方又從8塊錢大洋漲到了35塊錢大洋,憑藉廈門的社保卡可以買8塊錢的船票,而我只能用35大洋刷身份證,連一張船票都沒有。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

♨♨♨ 美食駕到

搭車到第一碼頭,然後走兩步就可以看到人和路的美食街~這是一條以海鮮為主的美食街,由於我們當時只想著找廁所,所以連4塊錢的炒米粉都沒有吃,一直碎碎唸到了昂貴的鼓浪嶼島上。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土筍凍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土筍凍是閩南地區的一種色香味俱佳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如今流行於整個閩南地區。 土筍是野生於灘塗上,學名叫做“星蟲”的一種環節軟體動物,從沙子中取出土筍,放養一天後入鍋烹煮,待熬出膠汁後自然冷卻便成為“土筍凍”啦,入口冰涼感十足,與其他調料搭配享用,風味尤佳。土筍更是具有滋陰降火、清肺補虛和養顏等功能。現在很多土筍也是養殖而成,口味比較腥,吃不慣的小夥伴還是避免嘗試。

☂章魚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章魚是八條腕,身體柔軟,看到章魚我們可以聯想章魚小丸子--其身體呈囊狀,貌似丸子,所以也有一道名小吃就章魚小丸子。章魚可生食亦可熟食,而生食尤佳。 章魚、魷魚以及墨魚,人們戲稱其為“軟氏三兄弟”。

以下一張圖幫你看懂章魚、魷魚、烏賊(墨魚)的區別。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紅膏蟹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其名石湖蟹,健壯肥美,營養豐富,渾身膏紅,故名“紅膏蟹”。食用時,既可整隻放在鍋裡清燉;也可切成段,用蔥油,摻些豆油、醬醋煎煮;也可選其肉、取其膏配料煎炒。不論何種煮法,都是良好補品。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一般海蟹的稱呼為梭子蟹,而紅膏蟹是梭子蟹的雌蟹在快生產前狀態最好的時候。裡面紅膏滿滿的,特別美味。所以不用說,當然是紅膏蟹好吃,價錢也最貴。一般外地人吃海鮮不懂行,有些不良商家也會以公蟹衝母蟹,這裡我教你們一個辨別的方法:一般母蟹的背面是三角形的,而公蟹則是橢圓形的。所以在購買的時候可以觀察著避免被騙。以捕魚為生的樸實漁人在捕撈滿載而歸回家時,一般都會將公蟹活煮自己吃,將母蟹出售買賣。

龍蝦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炒米粉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米粉是一道經典的漢族小吃,地道的閩南菜。是作為閩南人的我最喜愛的菜餚。主料是米粉,加以高麗菜等蔬菜炒制而成。米粉是福建一大特產,明代就有米粉外銷的例子。它不僅是最早走出國門的米線之一,而且在東南亞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是福建飲食文化中優秀的風味小吃代表。價廉物美,名揚海內外呀,這家店的炒米粉一份只要4塊錢,看起來就很好吃的樣子~

八婆婆燒仙草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說實話,燒仙草一般夏天吃比較舒服。一碗冰冰涼涼的仙草凍,能將五臟六腑的悶熱血氣都清除的一乾二淨,是炎熱消暑的聖品。那天下雨氣溫也不高,點的這份熱騰騰的燒仙草是也算是溫心的甜點。它的做法很簡單,將預先炒熟或煮熟之去皮花生、細粉圓、花豆、綠豆、紅豆等材料,加糖攪拌後就可以吃了。這家店比較有名,但個人感覺偏甜。

來廈門旅遊,這幾種小吃不能錯過,吃撐還想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