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進城賣手擀麵 一人一天能擀300多斤 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在侯馬市一市場上,有一家以賣手工擀麵條為主的攤位。七八年前,夫妻倆開始加工手擀麵,銷量一直不錯。每天凌晨三、四點,夫妻倆便起來和麵,一次要和麵200~300斤,幾乎每天如此。

最多的時候,夫妻倆僱了三個人擀麵,一天能銷售六七百斤麵條。因為每天都要加工幾百斤麵條,七八年時間,夫妻倆掌握了手擀麵的一些技巧。面和好之後,將面分成4、5斤重的麵餅,先用壓面機將麵餅壓上幾遍,以增加手擀麵的韌性及口感。

在牆上,夫妻倆安裝了一根壓面的“槓子”,再將麵餅慢慢壓開,這樣擀麵的時候,就會省力很多,也能減輕擀麵的勞動強度。

因為擀麵工工資越來越高,現在夫妻倆就是自己擀麵。大多時間,都是妻子一個人擀麵。妻子說,一般的時候,自己一天能擀70塊麵餅,切成麵條就三百多斤了。妻子說,自己擀麵的時候,用的是一些巧勁,一天下來倒不是很累,不過這幾年下來,自己胳膊是比一般的女人有勁的多。

丈夫主要以切面為主。丈夫用的刀即不是一般的家庭用刀,也不是關老爺的青龍偃月刀,而且一種形似鍘刀的大刀,叫做“擺刀”。這種刀重達五斤左右,不用的時候,刀就擺在案板上立著,老百姓也稱它為“蹲刀”。


面擀好以後,丈夫會根據客人的要求,將面切成各種麵條。這些麵條依據加工時的口味不同,可切成面片、臊子麵條、雜醬麵條、燜面面條、刀撥麵條等等……

現在人們吃慣了機器軋的麵條和超市裡買的掛麵,總感覺沒有手擀麵吃著勁道。一般來店裡吃手擀麵的人基本上都是回頭客。有幾位大媽也笑著說,已經好長時間,自己都沒有擀過麵條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