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的四個信號,第二個必須馬上糾正!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的四個信號,第二個必須馬上糾正!

現在的家庭大多是“四二一”結構:一是指一個獨生子女,二是指爸爸、媽媽,四是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獨生子女成為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對他(她)百般疼愛、千般關心、萬般呵護,使孩子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而這樣長大的孩子更加容易對父母不孝。

想看孩子以後是否孝順,先看孩子身上有沒有下面這些習慣。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的四個信號,第二個必須馬上糾正!

01

隨意頂撞父母

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這是孩子不孝順最常見的表現。

因為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的緣故,所以家長們就會對他們百依百順,爺爺奶奶也很寵他們。偶爾一次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頂撞父母,隨心所欲。

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在言語上,他們沒有對父母起碼的尊重和客氣,甚至完全故意和父母反著來,父母說東,他們就非說西,唯一的目的就是讓父母生氣。

當然,這並不是說孝順就是要對父母百依百順。

當孩子開始頂撞自己,父母們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些地方做的不好。如果真的是孩子開始耍小性子了,父母就要開始引導孩子,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一談,多問問他們為什麼不開心,為什麼唱反調,耐心地指導他們,擺正心態。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的四個信號,第二個必須馬上糾正!

02

不懂得感恩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

孩子飯後推開飯碗就去看電視或去玩了,父母則忙碌著收拾碗筷;

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留給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

孩子生病,父母便細緻入微地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甚至視而不見……

在這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習慣了接受家人給予的關懷與愛護,會認為家人對自己的愛是天經地義的,卻不知道如何去愛家人、孝順身邊的人。

感恩源於良心、良知,這是孝心的親情基礎。

然而,感恩這種情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必須通過教育。

做家長的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

因此父母不妨經常給孩子講講自己一天的情況:起床、做飯、洗衣服、整理家務、上班等。

讓孩子瞭解父母通過勞動給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換來的,要百倍珍惜,並要有感激之情。

根據孩子的年齡,讓他們適當瞭解家庭經濟情況。

家境困難的,使孩子瞭解家庭的經濟狀況,懂得生活應該儉樸,與父母共同克服困難;

家庭富裕的要讓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勞動換來的,要在學習、品德上努力上進,珍惜父母的勞動所得。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的四個信號,第二個必須馬上糾正!

03

霸佔東西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家裡的“小公主”,“小國王”,什麼事情都是他們優先,好吃的他們先吃,好玩的他們先玩,這就很容易忽略了,“分享”這個品德。

所以凡是家裡出現的自己喜歡的,就一定要獨佔。其實這也是不孝順的一種表現。

很多人只要餐桌上出現了自己愛吃的菜,就不許任何人動一下筷子;

有了自己想看的電視節目,就不準任何人動一下遙控器;

有了自己喜歡的玩具,連父母碰一下也不允許。

首先,分享本身是一個良好的品德,一個自私的孩子首先是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其次,一個孩子從小都自私,什麼都是理所應當的自己享受,那麼等到你老了,你覺得他為你無私奉獻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所以孩子從小會不會分享,可以看出許多東西,一旦養成了自私的習慣,不僅會影響個人發展,還會影響到對於自己家庭的態度。

眼裡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這哪裡算得上是一個孝順的人呢?

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的四個信號,第二個必須馬上糾正!

04

推卸責任

 許多孩子犯了錯誤,總是會找出許多的藉口和理由,比如,明明自己把玩具摔壞了,非要說是小夥伴碰到他;自己上學快要遲到了,卻一味的責怪媽媽不早點送他。

責任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品格。有助於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理解,體諒別人,學會關心,關愛父母。而在犯錯的時候不懂得反省自己,而只是推卸給別人的孩子,你準備他長大後會為父母考慮嗎?

“每當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要想有一個孝順孩子,那麼家長就要學會言傳身教,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德。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父母很多時候只想著怎樣讓孩子變優秀,卻常常忽略了要教孩子孝順。一個從小能做到孝順父母的孩子,他的運氣一定不會差,未來也一定會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