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9個清單是如何梳理出來的

揭秘:9个清单是如何梳理出来的

9個清單中的一部分。

為了跑得更快,日前,大慶市對市級政務服務事項進行重新梳理和流程再造,8月21日,市級“最多跑一次”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向社會公佈,1782個事項被梳理形成“9個清單”,群眾持“單子”辦事兒,跑一次就可以了。

9個清單是如何從1782個事項中梳理出來的?誰在梳理清單?梳理清單的標準是什麼?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誰在梳理清單?

抽調19人集中辦公,分成三個組,與47個單位對接

在過去的3個多月裡,市行政服務中心A205室裡的人,每天盯著電腦屏幕的時間超過8個小時,最忙的時候,午飯都沒有時間吃。

“每天都在看錶格、對內容,要看的東西太多,真恨不得一天有48個小時。”8月15日,記者見到李婷雍時,她這樣表達著梳理清單時的急切心情。

A205室,是市“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領導小組的臨時辦公地點。在此次市級政務服務事項重新梳理和流程再造工作中,市裡從市編辦、市法制辦、市行政服務中心三家單位抽調了19人集中辦公。

記者採訪的李婷雍就是這個“團隊”中的一員。其實,此前,記者曾多次與她聯繫,想了解一下“清單”的梳理進度,但都被“實在沒時間”拒絕了。

“這次工作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通過梳理,對現有事項流程、材料、時限壓縮到極致。二是,梳理出結果後,形成清單,為日後工作做準備。”李婷雍說,整個過程如抽絲剝繭,用四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雜亂,瑣碎!”

李婷雍告訴記者,5月初,市政府給市直各單位下發文件後,各部門按要求逐項填寫,然後上報審核。“團隊”成員分成三個組,與47個單位對接,一個人負責3到4個單位。

“事項少的單位還好說,事項多的單位,核對起來是相當麻煩的。”李婷雍負責的是交通、畜牧、菸草三家單位。以市交通局為例,行政事項就有15大類近60個小項,每個具體事項又包含1個填寫表和3個流程圖。所以,僅一家單位,李婷雍就要看200多份材料。

不僅如此,各單位上報的一份事項“總表”,內容更是細到骨子裡,細數下來,“必填項”達17個。

“17項內容,要完完全全按照填寫標準核對。每個事項編碼,必須與網上管理平臺比對;每個事項的法律依據,都要查閱相應的法律條文,看是否一致……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得看。”李婷雍說,但凡有拿不準的地方,就要和相關部門核實,不能有一點錯誤。

不只是李婷雍,“團隊”中的每個人都非常認真,也因此,“加班”成為了他們的常態。李婷雍在梳理清單期間基本沒休過週末。她的一個同事因為經常加班,體質虛弱,還得了肺炎。每個填表單位也是不分晝夜地忙,在“修改、完善,再修改、再完善”中循環。

李婷雍說,經過近3個月的努力,1782個事項基本梳理完畢,形成9個清單。包括:“單一事項”“聯辦事項”“不見面事項”“跑一次事項”“複雜事項”“網上辦理事項”“入駐服務大廳事項”“可延伸辦理事項”和“同城通辦事項”。

梳理清單的標準是什麼?

減材料、壓環節,能部門間共享的材料,不再讓群眾提供,能網上辦的就網上辦

“最多跑一次”清單是來之不易的。

在1782個政務服務事項梳理中,工作人員重點把握了哪幾點,才有了最終的“最多跑一次”等9個清單呢?

“這次梳理,最大的亮點就是視角變了,完全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重點在減材料、壓環節。”李婷雍說。

在梳理中,1782個事項共減少辦事環節688個、精簡材料2557份,累計壓縮時限4408個工作日,較原承諾時限壓縮了37%。

“你看這個表格,我們設定了幾個關鍵項,包括:聯辦情況、聯辦部門、是否可以網上辦理、材料明細、材料來源、材料獲取方式、材料獲取部門、能否向基層延伸。”李婷雍說,這幾項填寫清楚,都統一了,“最多跑一次”事項等9個清單也就出來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一旦確認為“聯辦的事項”,那麼,相同的資料就將實現部門間共享,不再讓群眾提供。而如果是“單一事項”,比如新辦某個許可,在換證的時候,提交過的要件也不用群眾再拿了。其次,如果是能夠“網上辦理”的,那麼以後就放在網上,群眾辦事不再受時間、空間限制。

在材料明細中,此次要求相關部門做到“窮盡”,不能像過去那樣含糊其辭。這也就是說,群眾辦事時需要拿哪些材料,相關部門必須全部寫清楚,不能出現“以及其他材料”這種情況。

還有,在“材料來源”中,如果不是必須由申請人提交的,比方說可以由經辦機構自己獲取的,那麼,相關部門也要寫清楚,以後就不要再讓申請人去提交了。

在“材料獲取方式”中,相關部門也要寫清是“內部共享”還是“外部共享”,為下一步打通各級、各部門管理系統,實現部門信息共享做充足的準備。

李婷雍說:“在整個審核過程中,各單位反覆修改了多少回,我已經記不清了,只知道每個單位至少得來五六趟,‘面對面’地交代清楚。”

做完梳理工作,按照9個清單的要求,再把1782個事項分門別類地挑選出來,清單就形成了。

哪些事項進入“最多跑一次”清單

駕駛證核發、普通護照簽發、外商投資企業註冊登記等1323項

要實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根本在於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儘可能讓數據“多跑路”。為此,隨著9個“清單”的建立,我市還在加緊打通各部門間的信息“壁壘”,並與省內18個部門50個系統對接,實現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

記者瞭解到,共有1323個事項被列入市級“最多跑一次”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比如,駕駛證核發、普通護照簽發、校車使用許可、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出租車經營許可、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認定、外商投資企業註冊登記等。市民可登錄大慶市政府網站,在“通知公告”欄內詳細查詢。

採訪中,李婷雍也表示,市裡相關部門正在組織招標,加緊對現有辦事系統進行升級,清除陳舊數據,將梳理後的信息重新錄入。同時,依據“最多跑一次”清單,以及各部門提交的《政務服務事項信息表》《事項外部流程圖》《事項經辦流程圖》和《事項網上流程圖》,將製作新的《行政服務指南》,屆時,市民只要一冊在手,辦事將順暢無憂。

“有了這份‘清單’,群眾在網上能辦的事兒就更多了,需要準備的材料更少了,更多事項只要‘跑一次’。”李婷雍肯定地說。

與市級同步,各縣區也在加緊制定自己的“最多跑一次”清單。在採訪過程中,記者遇到紅崗區行政服務中心的主任郭金傑,因為紅崗區作為我市五區試點,在形成“最多跑一次”清單後,要將形成經驗向其它區推廣。時間緊、任務又重,郭金傑很著急,她對李婷雍說:“我們已經熬了五天五夜,同事在審核時,說有些地方填得不對,我趕快過來問一問,知道哪有問題,好抓緊改。”

“最多跑一次”清單公佈之後,我市還要將開超市、藥店等辦“一件事”事項梳理出來,讓群眾“拿一個號碼、填一張表格、交一套材料、到一個窗口、跑一次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