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在行動!荊州立案偵查涉黑涉惡團伙72個

今年來,我市按照掃黑除惡一抓三年的總體安排,多策並舉、精準發力,在全市組織開展一輪新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迅速形成了對黑惡勢力犯罪的壓倒性態勢,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為荊州高質量發展營造了平安穩定的優良環境。

掃黑除惡在行動!荊州立案偵查涉黑涉惡團伙72個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號令部署。市委、市政府把掃黑除惡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突出位置部署推進。7月10日,市委書記何光中到任以後,第一時間到8個縣市區、3個功能區以及基層一線政法單位,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行調研督辦。市長崔永輝把掃黑除惡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多次研究部署掃黑除惡工作。8個縣(市、區)黨政主職相繼研究謀劃,實地調研,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我市堅持“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的原則,始終保持對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在線索排查中,充分運用“大情報”“大數據”手段,開展拉網式調查摸底,今年來共收到、摸排涉黑涉惡線索448條。在依法嚴懲中,始終將危害政治安全、把持基層政權、非法高利放貸等10類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列為重點,實行涉黑案件和重大涉惡案件一案一專班、一名公安機關領導包案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偵查涉黑涉惡團伙72個,刑事拘留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314人205起;公訴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1起14人,公訴惡勢力犯罪團伙33起129人;一審惡勢力團伙4個17人,二審黑勢力團伙1個14人。

在這輪專項鬥爭中,我市組織開展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先手行動”,對2個縣市區和9個鄉鎮實施重點管理,明確長江大學周邊為市級重點整治區域,掛牌整治的19個治安亂點,由市級領導掛帥,歷時3個月實現由亂到治。針對長江沿線非法排汙、非法捕撈、非法採砂等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市委、市政府兩辦聯合印發《荊州市“長江生態保衛戰”實施方案》,以護水、護漁、護砂、護林、護法、護民“六護行動”為抓手,全面打響長江生態保衛戰。同步開展的“掃黃打賭”“2018颶風掃毒”“涉槍涉爆”“亂點整治”等專項行動,深挖了組織網絡,徹查了犯罪團伙,清除了治安亂點。我市還堅持廣泛發動群眾,廣闢案件線索,專設資金100萬元用於掃黑除惡舉報有獎,各地黨政幹部、政法幹警走街串巷、走村入戶,動員廣大群眾投身掃黑除惡。

為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市掃黑辦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公、檢、法、司深度溝通,做到快偵、快捕、快訴、快判,將每一起黑惡案件辦成鐵案。對於容易滋生黑惡勢力犯罪的重點領域和行業,堅持打建結合,住建、交通、水利等成員單位充分履行職責,推動掃黑除惡形成齊抓共管局面。

我市把深挖徹查“關係網”“保護傘”作為衡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效的重要標準,同步偵辦黑惡案件和腐敗案件,對涉黑涉惡犯罪案件做到“一案三查”,既要查辦黑惡勢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惡勢力背後的保護傘,還要倒查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截至目前,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辦結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涉黑涉惡問題線索20件,查處村兩委班子腐敗問題128件,黨紀政務處分89人,立案查處涉嫌“保護傘”案件3起,組織處理56人。

夯實基層基礎,才能防止黑惡勢力向基層組織滲透。我市著力打造農村黨建綜合體,堅決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市170個渙散村級黨組織已整頓到位48個,調整村黨組織書記71人、調整社區黨組織書記15人。排查涉刑事處罰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共計77人,已處置19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