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發,更出彩

華燈初上,夜幕拂去一天的喧譁和浮躁,美麗的校園在路燈的輝映下愈顯靜謐。

此刻,火箭軍指揮學院參謀勤務教研室一間辦公室燈光依舊,專業技術九級講師張小娟正伏案奮筆疾書,精心準備預任參謀班的授課內容。為使教案更貼近實戰,她一連幾天在辦公室加班加點編寫修改教案。

人們或許並沒想到,就在幾個月前,張小娟已順利通過學院擬轉改文職人員綜合考察,被學院列為首批轉改對象。

儘管身份轉變,張小娟並未因此分心走神,搞教研、謀打仗的步履依舊鏗鏘有力。她說:“轉改文職人員後雖然不穿軍裝,但一樣要教書育人,肩上的擔子一點不比之前輕。”

“比起穿什麼,我更看重的是自己在做什麼。”長期從事軍事運籌學教學的張小娟,理性思考問題早已成為她的思維習慣。雖然對軍裝有萬般不捨,但她還是想得透徹、看得明白:“轉改文職後崗位沒變、使命沒變,乾的依然是自己內心尊崇的職業。”就這樣,當其他人還在觀望之際,張小娟率先向組織遞交了轉改申請書。

張小娟2007年碩士畢業後選調學院,先後在3個教研室任教,憑藉過硬的能力素質和對三尺講臺的一腔熱忱,先後獲學院首屆中職教員教學比武三等獎、全軍首屆軍事建模競賽二等獎、軍隊教學成果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十二五”期間原第二炮兵軍事理論優秀成果一等獎等。

其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張小娟也曾猶豫徘徊:自己還年輕,既有高學歷又有豐富的工作閱歷,回到地方也有寬廣舞臺,但離開心愛講臺、背離入伍初心,心中難以割捨。

“是選擇轉身回地方發展,還是轉改文職、重整行裝再出發?”那段時日,張小娟頭腦裡有兩種選擇相互交替。她把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的政策宣講視頻看了一遍又一遍,反覆權衡利弊,最終作出轉改文職人員的選擇。

“不消除思想顧慮,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就只是一句口號。”她說,自己能有今天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組織的悉心培養,如果組織需要就願意留下來。更何況,轉改後工作環境沒有變,發展的舞臺同樣寬廣,還能為火箭軍培育人才,為能打仗打勝仗作貢獻……

抓實戰化教學科研、抓導彈旅作戰計算、抓軍民融合實驗室建設……確定為轉改文職對象後,張小娟依然忙碌,加班加點仍是常態。翻閱她9月份工作計劃表,各項工作任務安排得滿滿當當。她說:“作為全軍第一批現役轉改文職人員,我無悔自己的選擇,願加入其中感受這支新生力量的澎湃活力,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貢獻力量。”

再出发,更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