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穴盤苗繁殖技術要點

草莓穴盤苗繁殖技術要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草莓以其極高的營養價值、見效快、賞心悅目、清香怡人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作為短平快的致富項目,幾年來我國草莓栽培面積越來越大。草莓穴盤苗因其栽培上具有成活率高、無緩苗期、苗齊苗壯、果實成熟早、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生產上對草莓穴盤苗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供不應求。我所已進行了3年的草莓穴盤苗繁育,從苗圃地定植到穴盤苗的裝箱運輸等各個環節都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現將草莓穴盤苗的生產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以供同行借鑑與商榷。

1 前期準備

1.1 苗圃地準備

生產穴盤苗應該在春季生產田定植時開始準備,用於取苗的生產田栽植密度比平時普通育苗增加20%~30%。

1.2 穴盤苗繁殖場地準備

選擇鄰近草莓苗生產田的地塊,地塊面積根據草莓穴盤苗繁殖數量而定,一般1畝可放穴盤苗7萬~8萬株。按計劃生產穴盤苗的數量留足土地,這部分地可種植早熟作物(7月20日之前能收穫的)。地塊形狀以方形為宜,這樣有利於穴盤擺放(通常選用穴盤規格為50釐米×30釐米,每個穴盤繁殖草莓苗32株)及噴灌設施安裝。地面應壓實、平整,以利於穴盤的擺放、澆水作業等。

1.3 遮陽網棚搭建

為提高成活率,在穴盤苗定植前需搭建遮陽網棚。網棚高度以有利於操作為準,一般在2米左右,立柱及橫架可以就地取材,四周的立柱間距4米左右,中間立柱間距可適當加寬。立柱埋深適當,四周立柱加2~3道12號鐵絲斜拉線固定,以防大風將遮陽棚吹倒。立柱間架設10號鐵線,上面鋪設遮陽網,要選擇網眼稀疏的遮陽網。遮陽網固定在連接線上,一般每隔1米固定一點。遮陽網四周落地,以遮擋早晚陽光直射。

1.4 基質配比

一般按腐殖土∶細河沙∶有機肥為7∶2∶1混配,如果育苗地沙性強,也可用田土代替河沙,腐殖土質量好可不用加有機肥。將準備好的基質揀出雜質混合均勻。

1.5 穴盤碼放和基質裝盤

確定穴盤擺放位置,將穴盤兩兩橫向相對成排擺放為一排,形成穴盤床,同時填裝基質,填裝時用平銑將基質拍實,要保證不漏穴、不中空,並刮掉多餘的基質,使基質表面與穴盤表面持平,兩排間距50釐米左右,作為作業道和安裝噴灌帶。

1.6 安裝噴灌帶

以上準備工作做好後,在穴盤床間順排縱向作業道上鋪設噴灌帶,可根據噴灌帶噴灌幅度設定噴灌帶間距。噴灌幅度窄,每穴盤床間鋪設一條噴灌帶;噴灌幅度寬,可間隔2排穴盤床鋪設一條噴灌帶。

2 插苗

2.1 插苗時間

河北省承德地區在7月下旬到8月底插苗,可根據生產田子苗生長情況確定,一般選擇匍匐莖四級子苗作穴盤苗,這樣不影響生產田出苗率,還能保證生產田苗整齊。

2.2 剪苗

選取標準:選擇已經長出新根、無病害、三葉一心的子苗,用剪刀緊貼根頸部剪斷,放入籃筐或編織袋等容器中,及時插苗。

2.3 插苗

插苗前整理已剪取的子苗,去掉根部前端匍匐莖尖及病殘葉片,將準備插苗的穴盤先澆透水。插苗時先用手指或細木棍在澆過透水的基質上扎孔,然後用木棍或手指按住苗根系插入基質中,將苗扶正,基質壓實、壓緊。插苗深度以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為標準。做好品種、插苗日期等標記。

3 插苗後管理

3.1 澆水查苗

隨插苗隨澆水,以防苗萎蔫。噴灌水柱不能過高,以防水流將基質沖刷出穴盤外。插苗後每天噴1遍水,維持1周左右,以早晨苗不打蔫為準。1周後視基質情況澆水,要始終維持基質在溼潤狀態。要對苗床進行尋查,噴灌未澆到水的地方用人工澆水,扶正倒伏苗,因澆水使根部暴露在基質外的苗及時重新插苗。後期尋查時發現黃葉、死苗要及時去除,並帶出棚外處理。

3.2 葉面噴肥

苗成活後,每隔7~10天噴1次0.3%尿素加磷酸二氫鉀。

3.3 病蟲害防治

根據發生情況及時防治。

3.4 光照

穴盤苗插苗前期要避免陽光暴曬,網棚四周的遮陽網下邊緣要垂落到地面,這樣可以阻擋早晚陽光直射。一般情況下插苗3周後根部長滿,此時白天可將遮陽網四周卷至網棚頂部。草莓苗髮根的最適溫度為15~20℃,若氣溫較低,晚上要將四周捲起的遮陽網落下,以利於草莓苗生長。

3.5 成苗及運輸

通常插苗後1個月左右穴盤苗就可定植,定植過早穴盤苗根系未長滿,生長時間過長會導致根系從穴盤底孔長出,定植時容易傷根,不利於操作。

草莓穴盤苗運輸受穴盤限制,通常事先按穴盤規格定製紙箱,將穴盤苗裝箱運輸。裝箱前逐個對穴盤苗進行檢查,去除病殘葉,將長勢整齊一致、不缺苗的穴盤裝箱,裝箱過程中由專人對每個紙箱用記號筆標註品種名等信息。

草莓穴盤苗繁殖技術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