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義對山東省科協《院士建議直通車》《科技工作者建議》作出批示

近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對省科協《院士建議直通車--關於能源危機和可再生能源的幾點思考》《科技工作者建議(科技創新智庫專報)--關於進一步加強我省醫養結合工作的建議》《關於創新高科技轉移體制機制 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建議》《關於構建我省重點產業人才地圖體系的建議》分別作出批示,請有關領導和部門閱研。

《院士建議直通車--關於能源危機和可再生能源的幾點思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國家微重力實驗室主任胡文瑞提出。《建議》認為,能源危機、可再生能源和全球環境問題是人類長期面臨的重大問題;可再生的自然能源正逐步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這是全球能源總的趨勢。《建議》指出,風力發電已經成為我國繼水電和火電以後的第三大能源,但風力發電的成本過高、棄風高達15%是我國風電面臨的兩個重大問題;由於高純硅的生產,目前我國光伏太陽能和光熱太陽能進展順利,效益可觀。《建議》指出,我們國家能源利用率大概是31%,而發達地區利用率是50%,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估計是100億噸,中國的排放最大,所以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山東省大部分沿海區域和淺海灘區發展風能條件適合,大有可為。

《關於進一步加強我省醫養結合工作的建議》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教授、省老年醫學學會理事長劉德山等提出。《建議》指出,山東省老年人口將進入快速增長期,未來在養老、醫療、照護、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將大幅增長。建議協調民政、衛生、社保等部門,建立健全跨部門協同合作的工作機制,提高行政效率;拓展醫養服務與醫藥產業、中醫養生保健、體育、旅遊、文化等產業資源融合渠道,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的醫養結合體系;建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將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納入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健全醫養結合政策體系,對失能老年人給予一定的專項長期照料補助;完善醫護培訓機制,從供給側方面滿足對醫護人才的需求。

《關於創新高科技轉移體制機制 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建議》由省智庫高端人才、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劉惠榮等提出。《建議》認為,山東省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整體技術轉移不佔優勢、省內各地市發展狀況不均衡的問題,亟需以濟、青、煙三核為引領,創新高科技轉移體制機制,帶動淄博等14市國家和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實現多點突破、融合互動、協同發展。建議優化技術轉移政府統籌協調機制,建立縱向的省市各級政府和橫向的同級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機制,加強協同合作,同時地方各級政府將技術轉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強化技術轉移政策銜接配套和審查評價,優化國有技術類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流程、制度,開展科技成果向技術標準轉化試點;打造全省互聯互通的技術交易市場體系,線上線下相結合,以信息化網絡連接依法設立、運行規範的各區域技術交易平臺;創新技術轉移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相結合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技術轉移種子期、初創期項目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投融資支持;加強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的保護運營,優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體系。

《關於構建我省重點產業人才地圖體系的建議》由山東省科協組織10個省級學會的課題組專家提出。《建議》認為,全面分析瞭解區域內的戰略性重點產業發展態勢和人才聚集情況,形成重點產業人才地圖體系,對提高我省重點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落實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之舉。課題組依託省科協及所屬學會人才智力和組織網絡優勢,藉助科研大數據挖掘工具,根據技術圖譜和人才目錄,研究制定了《山東省重點產業人才報告》,並以子課題《山東高端裝備人才報告》為例,對其成果運用進行了說明。《建議》指出,建議把建立我省重點產業人才地圖體系納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並作為科技創新智庫建設的重要內容,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之間深度融合,合理優化智庫高端人才隊伍結構。

目前,相關部門對建議正進一步研究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