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懷集」壯觀!永固這條硬底化村道宛如天路……

老區永固鎮那條通往雙莫村的路,猶如一條巨龍,經保勝、北古兩個自然村後,在青山綠水間,呈幾個Z字形彎彎曲曲地向上延伸著,越過高高的崇山峻嶺後,向山腳蜿蜒匍匐,及至群山環繞的涌尾。從山下遠遠看去,這條閃著銀白色的公路,像一條天路,通向山頂,通往天際……

「人文懷集」壯觀!永固這條硬底化村道宛如天路……

1948年6月,廣德懷人民抗暴義勇總隊懷南區隊永固分隊隊長植啟芬、副隊長陳如傑率領游擊隊員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出重圍,在永固富祿村附近連綿的群山中,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戰鬥,殺出一條血路,成功護送了主力部隊安全渡河後,河面旋即被敵人封鎖。為保存實力,隊員們在槍林密雨中隱退到雙庵湧一帶,在平時經常活動的那片山脈繼續與敵人展開戰鬥,戰火與硝煙漫遍了永固鎮的山山水水。終因游擊隊員們糧盡彈絕,寡不敵眾,在這片竹海林叢中,不幸被捕。游擊隊員的鮮血染紅了永固的青山綠水,染紅了崎嶇的山路,染紅了永固滔滔不絕的河水……

當年游擊隊經常開展活動的雙庵湧一帶山脈,如今老松屹屹,茶稈竹漫山遍野。在這片紅區的涌尾處,有個雙莫村。解放戰爭時期,游擊隊經常在該村歇憩、補給,村民嚴英豪的家,曾是游擊隊的休整站,他們夫婦倆常為游擊隊做飯、送飯。

「人文懷集」壯觀!永固這條硬底化村道宛如天路……

處在深山老林的雙莫村,只有38戶人家,160多人。解放後,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走在當年游擊隊行軍作戰的那條泥濘小路上,過著農耕、伐竹、打柴、放羊的平靜生活。隨著生產的發展和村民文化生活的追求,小村凸顯了農產品交易難、孩子上學難的問題,村民到永固墟得翻山越嶺走一個半小時,出一趟縣城,得用七八個小時。村民走在腳下這段當年游擊隊員衝鋒陷陣、拋頭顱、灑熱血的小路上,感無比的沉重。出行難、運輸難,大大地制約了老區經濟發展和老區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文懷集」壯觀!永固這條硬底化村道宛如天路……

戰爭年代,游擊隊員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用生命唱出了英雄之歌。和平年代,老區雙莫村人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同樣唱出了勝利之歌。

雙莫村人都有一股韌勁,他們開始自發組織修路。可每次修好,日曬雨淋後又前功盡棄。但這並不影響雙莫村人的鬥志,沖垮了再修,年復一年堅持修了幾十年。

1996年開始,雙莫村人意識到,這條道不能再小修小補,滿足於只通摩托車、拖拉機了。路通財通,要使村裡經濟有出路,就要徹底把路修好,一定要把路築寬、修平,讓小車、貨車進山來。

決心有了,可要在高山上,把崎嶇的小路修成公路,靠這幾十戶人家,一百來人口的小村之力談何容易?再說了,年輕力壯的勞動力都外出謀生,留在村裡的大多是婦女、小孩和上了年紀的老人。怎辦?這難不倒村民,他們趁外出的青壯年回家過春節,年初二開始組織大家一起上山築路基。

「人文懷集」壯觀!永固這條硬底化村道宛如天路……

克服了一個困難另一個大難題又擺在大家面前,資金從何而來?雙莫村村小,人少,每人集資3000元到4000元不等,共集得資金40多萬元。修通雙莫村的路,要穿過保勝、北古兩條村的水田、水塘、山地、林地、房屋、豬舍,而這些,都是關乎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要雙方都滿意,那是件要多難有多難的事。更何況雙莫村村民所籌得的資金對於修這條道路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然而,世上無難事,挖山鑿石取泥填路,雙莫村人有愚公精神;溝通協商團結幫助,雙莫村有堅韌、用心、感恩的老區人精神。這些年來,雙模村就是靠善良、寬容、互助,贏得良好的人緣,他們鍥而不捨,走漫長的協商、補償、置換之路。

「人文懷集」壯觀!永固這條硬底化村道宛如天路……

幾十年了,雙莫村人從來沒有停止過修築這條天路的步伐,一邊修路一邊籌錢。村民嚴廣金,還自費到省老促會反映情況,爭取資金。雙莫村不屈不撓的精神,感動了親戚、朋友,感動了社會各界的善長仁翁,他們紛紛伸出援手,捐錢出力。多年下來,村外人共支持了30多萬資金。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於修築好能通小車的路基。

路通了,外出謀生的年輕人,買了小車,高高興興地開車回村過節辦事。然而,遇上天氣不好的季節,一場大雨,鬆垮的路基塌了,常常是小車回來後出不去,出去了回不來,村民還是苦不堪言。

「人文懷集」壯觀!永固這條硬底化村道宛如天路……

不行,得修一條硬底化的公路。這回,雙莫村人下更大的決心,又重走修築、集資的征程。

2016年,在政府、交通局的幫助下,這條雙莫村人盼了幾十年的村道,終於鋪設了全長4.13公里的水泥路。現在,到永固只需15分鐘,到縣城也僅用50分鐘。

4.13公里的路,雙莫村人60多年的夢,三代人的祈盼,終於實現了。那一刻,多少人激動得難以言表,流下了激動熱淚。

這條天路,是一條紅色革命之路,一條社會主義新農村之路,一條奔康致富之路,一條幸福和諧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