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有料|粵對非進出口額近2500億!去非洲發財,廣東老闆做得怎樣了?

文 | 有料哥

昨天,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京開幕。本次峰會的主題為“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合作命運共同體”,體現了當前中非之間休慼與共、攜手合作的大背景。而廣東作為中國的經濟大省、外貿大省、人口大省,近年與非洲國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已經成為中非合作基礎最紮實的地區之一。

粵對非進出口額近2500億

有料哥剛剛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拿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省對非洲外貿進出口額2493.93億人民幣。

多年來,廣東不斷吸引非洲國家人員前來經商,促進雙方經貿往來,非洲成為廣東製造企業的重要出口目的地。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廣東企業家也紛紛走出國門,把非洲作為他們投資創業的重要目的地。

廣東省商務廳公開提供給有料哥的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企業在非洲新設立境外企業29家;截至2017年底,廣東已累計在非洲設立境外企業達244家。

而廣東省國際貿促會、廣東國際商會會長林濤此前在接受有料哥的同事採訪時就介紹,粵企投資非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令人興奮。廣東新南方集團在西非的尼日利亞和東非的肯尼亞分別投資建設廣東經貿區和珠江經濟特區。廣州海之路國際貿易公司成功落地坦桑尼亞,把汽摩配產品打入東非市場。還有,南方石化與科進尼龍管道公司剛果(布)石油開採項目、新譽集團津巴布韋軌道交通項目、華堅集團在埃塞俄比亞工業園項目等一大批項目正在大力推進或加緊實施。

廣州企業用“智造”叩開中非合作大門

據廣州市商務委統計,2017年,廣州企業對非洲投資10個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2.5億美元,同比增長3.7倍。而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廣州累計有52家企業和機構對非洲國家投資。除了對非投資額的增長外,也有更多廣州企業憑藉創新技術、智造產品“走出去”,叩開非洲的合作大門。

2013年開始,廣電運通的ATM機就在南非承擔起了發放貧困居民救濟金的重任。如今,這項救助項目已經惠及南非9個省的1700萬人。

今年3月,雲從科技與津巴布韋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來自廣州的人工智能技術首次出口到非洲。雲從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項技術將有助於津巴布韋政府建立金融服務的智能化網點,並將廣泛應用於機場、汽車站、火車站等需要人臉識別的場景,對公共安全進行有效防控。同時,雲從科技還將協助津巴布韋政府建立國家人臉數據庫。

“從貿易、投資到更高層次的技術輸出,廣州與非洲國家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雙方市場進一步交融,是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踐。”雲從科技有關負責人說道。

深圳建築投資企業把目光投向亞丁灣西岸

投資非洲的魅力越來越強,不斷吸引新的粵企進入該領域。在深圳,深企中集集團旗下中集模塊化建築投資公司(下稱“中集模塊化”)去年就承接了在非洲第一個項目——為吉布提國際自貿區的酒店項目提供108個建築模塊並吊裝。

粤有料|粤对非进出口额近2500亿!去非洲发财,广东老板做得怎样了?
粤有料|粤对非进出口额近2500亿!去非洲发财,广东老板做得怎样了?

吉布提是位於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的一個國家,據公開資料,由吉布提港口與自貿區管理局、招商局、大連港、億贊普四家共同出資建立。此次中集模塊化承接的項目包括在吉布提自貿區先鋒區的辦公、酒店項目。108個建築模塊通過駁船從中集模塊化的江門新會工廠碼頭運輸到貨運港口,再從港口上集裝箱班輪或散貨船運到吉布提碼頭。

東莞積極推動加工製造等對非合作

近年,以製造著稱的東莞也積極推動與非洲地區在加工製造等重點領域的合作,促進東莞製造產品、技術、標準和服務順利走出去,取得雙贏。

東莞華堅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女鞋生產企業之一,為多個世界知名品牌生產中高檔女鞋,是早到非洲設廠的莞企之一。2013年9月12日,華堅集團與埃塞俄比亞政府簽署“埃塞俄比亞華堅國際輕工業城”項目正式協議,總投資20億美元。目前,項目累計投資8000萬美元,完成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累計出口創匯1.2億美元。埃塞華堅出口佔埃塞俄比亞鞋業出口總量的65%,佔埃塞俄比亞當地皮革採購出口的25%。是埃塞俄比亞出口創匯、解決就業的樣板企業。

決定投資後,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頻繁地往返於中國和非洲大陸,4年時間就去了118次非洲。建廠之初,華堅集團專門選拔兩批200多名埃塞籍員工赴東莞接受企業文化和專業技術、管理技巧培訓。如今,華堅埃塞工廠裡擁有當地員工8000餘人,已然和國內工廠一樣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張華榮透露,未來華堅集團要在非洲解決10萬人就業。

非洲對“廣東製造”需求增長迅猛

隨著非洲經濟、產業的發展,非洲國家對“廣東製造”的需求也增長迅猛。以佛山為例,2018年一季度,佛山外貿出口實現694.9億元,增長7.1%。這其中,對非洲出口增長則高達52.5%。

來自西非國家馬裡的巴比•阿里•席德則是眾多在廣州生活的非洲人之一,為幫客戶採購到合適商品,幾年下來阿里的足跡幾乎遍佈整個珠三角。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廣東等中國沿海省市生產的貨物在非洲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這在外國人圈子裡有口皆碑。中國商品在馬裡就非常流行!”阿里認為,非洲人來到廣州淘金圓夢,與珠三角地區商業氛圍濃厚以及對外貿易便利有關。在接受記者採訪前一天,他剛剛把從佛山採購的一批傢俱發往海外。

粤有料|粤对非进出口额近2500亿!去非洲发财,广东老板做得怎样了?

曾就讀於暨南大學的阿里,畢業後留在廣州發展。如今,阿里帶著家人“紮根”廣州。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從事跨境電商貿易。“廣州具有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較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得我能夠更好地融入這裡。”在阿里眼中,廣州不單單是國際化的商業勝地,“我覺得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這兒我能展示本色,做我自己。”

林濤介紹,目前廣東對非洲出口增長較快,雙方貿易互補性強,出口以機電產品和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進口以鑽石和資源性產品為主。因兩地在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產業結構、資金、技術等方面存在明顯互補優勢,為兩地企業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機遇。

【策劃】南岸

【撰文】陳曉 朱偉良 蘇梓威 戴雙城 張哲 實習生 盧重佑

【校對】符如瑜

【作者】 陳曉;朱偉良;蘇梓威;戴雙城;張哲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度~粵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