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可怕的心理學實驗,用小嬰兒作爲實驗對象,毀了他一生

在歷史上有一行為心理學奠基人物,他就是John Broadus Watson。

史上最可怕的心理學實驗,用小嬰兒作為實驗對象,毀了他一生

他曾經做了一個著名的測試,就是“小阿爾伯特實驗”。以此來探究人類條件反射的形成規律,通俗的可以解釋為外界刺激和人體機體之間行成的短暫的神經聯繫。實驗對象小阿爾伯特出生開始就被寄養在醫院裡的,在他7個月的時候,因為其長相和性格中有一種天生的冷靜和呆萌,而被華生看中並選擇為研究對象。

在沒有開始研究的時候,華生和助手選了小白鼠還有小白兔等毛茸茸的小動物讓其玩耍,而這個呆萌的小朋友也不辜負他的期望,很愉快的和小動物們互動著,毫不膽怯的用手撫摸這些毛毛的小動物。

史上最可怕的心理學實驗,用小嬰兒作為實驗對象,毀了他一生

實驗正式開始在小阿爾伯特十個月左右的時候,華生把小白鼠等放在小阿爾伯特前面,小朋友馬上用手去撫摸小白鼠,這個時候助手就在小朋友身後敲擊一個鋼製的棒子,隨即發出尖銳的響聲。小阿爾伯特先是一驚,表現出害怕的表情,然後將自己的頭放入了被子裡面。後來華生和助手又做了幾次相同實驗,小朋友的反應也是類似第一次。實驗停止一週後,華生又將小白鼠等放在小朋友的眼前,在小朋友試圖去觸摸小白鼠的時候,他又敲響那個的鋼棒發出尖銳聲音,小朋友的反應變成了嚎啕大哭。

史上最可怕的心理學實驗,用小嬰兒作為實驗對象,毀了他一生

之後為了強化和確定實驗效果,華生和助手又多次將小白鼠和鋼棒發出的尖銳聲配合出現在小阿爾伯特身上,最後的結果是每當小阿爾伯特看到小白鼠都會很害怕的大哭起來,然後馬上躲開那些小白鼠。如果再把小白鼠放在小阿爾伯特眼前的時候,他只是用眼睛看著這些小動物,沒有再用手摸它們。即使把小白鼠放入他的手邊,他也馬上縮手回去。這樣又反覆幾次過後,縱然他們不再敲擊棒子發出聲音了,但是隻要小白鼠和小兔子一出現在小阿爾伯特面前的時候,他就會感到很難受,嚎啕大哭,不去看那些小白鼠,並且想要馬上離開。

這樣的結果正揭示了John Broadus Watson把小阿爾伯特對尖銳的聲響的抗拒和一種新的刺激----小白鼠、小兔子等聯繫在一起了。以至於他們後來把小白鼠、小白兔等換成了白色的毛絨玩具和聖誕老人玩偶的白色鬍鬚,小阿爾伯特看到都會因恐懼而大哭不止,很明顯他的驚恐反應已經“泛化”了。

史上最可怕的心理學實驗,用小嬰兒作為實驗對象,毀了他一生

這個實驗雖然讓華生髮現了條件反射的形成規律,到現在為止這個實驗也仍是心理學課本上必不可少的經典案列,但是這個研究卻對小阿爾伯特的心靈造成了顯性的傷害,也許還有一些內在的、當時並未表現出來的負面和深遠的影響。因為之後華生宣稱小阿爾伯特已經回到媽媽身邊了,並且他曾經許諾試驗後會給小朋友進行脫敏治療,但是這些實現與否都不得而知。

史上最可怕的心理學實驗,用小嬰兒作為實驗對象,毀了他一生

華生的這個研究性實驗對小阿爾伯特造成了傷害,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可以說這個看似成功的實驗和研究是以傷害小朋友身體和心裡為代價的,這樣的實驗和研究都是有悖於倫理道德的。或許在科學的進程中,因為空間、時間和領域的限制讓人走入很多歧路,但是如果事先就知道這些實驗和研究會傷害小朋友的話,即使必須,也不必要,有什麼比小朋友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嗎,這是最基本的倫理,也是很多兒童心理學專業人士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