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零售額高達4.08萬億,直銷產品優勢降低

網上零售額高達4.08萬億,直銷產品優勢降低

中國正在經歷的互聯網革命帶動了基於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的不斷變革和創新,也帶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從本質上看,互聯網是人類通訊工具的革命,使得基於傳統工具的商業模式的優勢正在喪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4.08萬億元,同比增長30.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3.13萬億元,同比增長29.8%,高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4%,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46.4%,對消費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應該說,在這一波商業革命中,沒有一個行業或產業能夠不受影響,直銷產業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衝擊。有專家認為,在互聯網衝擊下,直銷產業的優勢越來越弱,甚至會被替代。而近兩年直銷產業業績也似乎缺少多年前的增長勢頭,出現了平緩增長甚至下滑的情況。

從全球數據看,直銷產業發展趨緩的情況是普遍的。根據世界直銷協會聯盟提供的數據,世界直銷業2017年實現銷售額1896.4億美元,比上一年僅增長1.6%,3年複合增長率為3.7%,而2014年時的3年複合增長率為6%;2017年全球直銷員總數為1.16億人,較上一年增長2%,而2015年和2016年這一增長率分別為14%和8.7%。即便是最活躍的亞太地區,其數據也不容樂觀:2017年,亞太地區直銷業銷售額為853.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8%,3年複合增長率為4.8%,而2015年和2016年,這一數字分別為10.2%和6.9%;2017年,亞太地區直銷員總數為6516萬人,較上年增長6.8%,而2015年和2016年,這一數字分別為22.5%和14.6%。

中國經濟雖然已從高速增長進入常態化發展階段,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其發展潛力仍然是巨大的,直銷業發展空間遠未用盡。最近熱門的所謂新零售並不會排斥直銷產業的空間,不同的渠道仍然具有不同的價值。

從渠道模式來看,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去中間化。互聯網的普及應用、新的商業模式的不斷湧現,必然使得商業活動更加社交化和個性化。直銷產業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天然的適應性,作為社交化商業的創始業態,直銷歷經了多次的零售革命,一直能夠頑強應對,主要基於其以製造業為基礎的與終端消費者的直接對接,而這一特點正是互聯網發展的未來趨勢和新零售未來變革的基本方向。

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而社交商業的崛起使得購買渠道更加多樣化。消費者在購買選擇無限增大的情況下,會更加重視購買體驗,這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但科技的發展替代不了人們面對面溝通的需要,只有線下的溝通才能形成強關係,才能產生長久的商業價值。因此,線下活動與線上社交的傳播缺一不可。通過線上線下的社交聯動,不僅可以吸粉,更能進行客戶關係管理,牢牢把握住每一個客戶,在適當時機進行精準營銷。

對直銷業來說,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互聯網技術引發的社交媒體發展,會進一步強化直銷發展的邏輯基礎。直銷是最早將社交資源用於商業交易的行業,具有激勵性的計酬方法保證了社交資源的商業價值,而這些機制都會被當今的社交媒體進一步強化。微商的發展就最好的證明,微商自2012年出現並快速成長,現已成為移動電商的主要形態之一。儘管微商的統計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也可根據一些數據看出端倪。在剛剛閉幕的第十七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發佈的《2018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估計,社交電商的市場規模在2018年將突破萬億元。最近,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信息消費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預計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

可以預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社交環境和支付手段還有可能出現更多的突破性進展,如人工智能與社交技術的結合,這必然會帶來更多商業模式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