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看進度②丨從太和公園到紫雲公園 賞射洪文化地標新名片

项目看进度②丨从太和公园到紫云公园 赏射洪文化地标新名片

5月中下旬以來,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遂寧全媒體中心(四川日報、四川在線、川報觀察)記者深入射洪進行集中採訪,從改革創新、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民生關懷、鄉村振興等多領域切入,深度聚焦魅力新射洪。近期內,相關採訪報道陸續在四川日報、川報觀察、四川在線等多平臺推送呈現,敬請關注。

川報觀察記者 蔣詩逸 譚欽怡(見習)

“這個公園和其他公園不一樣,它是有生命的”……5月24日,記者走進了射洪縣日均接待遊客1萬餘人的太和文化公園。

太和公園:射洪文化濃縮“迷你”版

在2015年1月以前,射洪沒有“大型公園”的帽子戴了很多年,如今,被這個位於太和鎮濱江路、全長10公里、佔地1800畝、其中綠化面積1005畝、溼地公園面積735畝、防洪堤生態護坡面積195畝的太和文化公園打破了。

项目看进度②丨从太和公园到紫云公园 赏射洪文化地标新名片

太和文化公園

“太和溼地公園是利用以前的荒廢河灘地、廢棄的水塔,建成改造成了如今的公園。”射洪縣城投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

據瞭解,太和文化公園北起鋰鹽廠,南至涪江五橋,依偎涪江,以蜀中園林與現代建築元素完美相融,從北至南有北鷺洲溼地、啟航廣場、鹽井廣場、太湖溼地、涪江文化廣場、未來廣場、打鼓灘公園等七個特色廣場公園,集中再現射洪“人、事、詩、畫、酒、魂”為射洪文化之濃縮。

“這個公園的空氣很好啊,每天我都帶孫子來公園走一圈”62歲的王大爺一手抱著孫子,一手拿著扇子給孫子扇風。

紫雲公園:化身射洪“城市新肺”

“我是第一次來,早就想來了,不過沒時間,今天來到這裡才真的感受這個公園的魅力所在。”66歲的覃鍾萍家住公園幾公里以外,今天她特意坐車過來遊玩。

项目看进度②丨从太和公园到紫云公园 赏射洪文化地标新名片

紫雲文化公園

在這個位於射洪縣沱牌大道以東,佔地面積約650畝,工程投資近5.4億元的紫雲文化公園為市民提供了有一處集休閒、娛樂、健身、遊憩於一體的好去處。

“在紫雲文化公園,可以體驗別具一格的射洪文化饕餮盛宴。”正在公園散步的老人說起這個公園的文化內涵,特別激動,他說,紫雲文化公園裡的詩畫長廊、紫雲亭、伯玉長廊、映月橋等多個遊覽點都體現出射洪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據瞭解,紫雲文化公園以“綠”和“水”為空間基礎,結合已建成的三館,形成“一園二水三軸五區多節點”的空間景觀,構成了整體性、生態性、景觀性、共享性、人文性為一體的文化公園,為射洪再添“城市之肺”。

城市建設助推文化“新名片”

项目看进度②丨从太和公园到紫云公园 赏射洪文化地标新名片

濱江路生態溼地走廊

近年來,射洪縣主要建設了含濱江路生態溼地走廊、紫雲文化公園、太和大道北段雨汙分流及道路升級改造工程、紫薇路雨汙分流及道路升級改造工程、新華河、武安河城市棚戶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據射洪縣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射洪縣將大力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雨汙分流及道路升級改造、汙水處理廠提標升級、公共租賃住房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13個城市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射洪城市整體功能。(圖片由射洪縣委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