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航旅縱橫 市值超500億 民航巨頭讓全國機場用上「人臉識別」

開發航旅縱橫 市值超500億 民航巨頭讓全國機場用上“人臉識別”

提起國內的民航信息化,相信普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的是攜程、飛豬、去哪兒等。

但是,國內最大民航信息技術提供商其實是中航信。大家與中航信接觸最多的,可能是乘坐飛機時,下載的能方便進行選座、查看信息等操作的軟件"航旅縱橫"。

民航信息化龍頭

在300餘家機場快速推行"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在機場的應用很多,安檢、登機、布控、VIP服務等不一而足,而應用最廣泛的應該是"人臉識別安檢"。

目前,國內大部分機場已經正式上線或試運營"人臉識別智能安檢系統"。但目前應用系統無統一規劃,標準接口駁雜,供應商資質背景不一,數據安全無法保證。

為了保證數據安全及統一信息化標準,防止核心數據流出,中航信目前已正式開始在全國300餘家機場安裝"人臉識別智能安檢系統",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成為率先正式應用該系統的機場之一。

開發航旅縱橫 市值超500億 民航巨頭讓全國機場用上“人臉識別”

中航信作為市值500億的央企,為國內除春秋航空之外的全部航空公司及機場,和300餘家外國及地區航空公司提供電子旅遊分銷(ETD),包括航班控制系統服務(ICS)、計算機分銷系統服務(CRS)和離港控制系統(DCS)。在航空公司或代理網站購票,都會直接與中航信系統對接,民航業的數據掌握在中航信,這正是出於國家安全需要。

"人臉識別"只是"前菜"

讓乘客體驗智慧民航才是目的

除了安檢系統,中航信還將與各個機場共同就旅客分級安檢、無紙化通關、會員合作、機場智能營銷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提升機場智能化運行能力及旅客滿意度。

目前,中國有300餘個通用機場,超過50個樞紐機場,年吞吐量超過15億人次。絕大部分機場尚未實現"智慧化",中航信此次在國內機場上線"人臉識別智能安檢系統"是智慧民航的第一步。

開發航旅縱橫 市值超500億 民航巨頭讓全國機場用上“人臉識別”

旅客在機場內實現自助化服務是智慧民航的重要體現,例如自助值機、自助行李託運、自助安檢等服務。各種自助設備有助於對旅客的值機、行李、安檢、購物、登機等關鍵信息進行採集,從而成為構建面向旅客服務的大數據體系的重要信息源。

為旅客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服務也是智慧航站樓的重要應用場景,利用構建的旅客大數據體系進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可以為旅客個體提供個性化的樓內引導、航顯提醒、廣告推送等應用。

今後廣大旅客能在機場及民航系統體驗到越來越智能便捷的服務,一證登機、精準引導、VIP個性化服務都開始逐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