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很多人都會遇到的跳蚤效應

在職場之中,很多人在看到他人有所成就時,十分羨慕,但當老闆將任務委託到自己身上,卻在想:做到這件事太困難了,我肯定完成不了,老闆完全在強人所難。

而一旦給自己定下了“我肯定做不了”的初步印象,在行動中自然也會磕磕盼盼,遇到一點困難就對自己說:看吧,我果然是不行的,一點小事我都沒法做好。於是退回原地,更有甚者,連嘗試都不敢,全盤地否定自己。

在事情的困難之處真正到來之前,他們就已經給自己豎起了“高牆”,把很多可能性都牢牢地擋在圍欄之外,不敢向外邁開步伐。

這其實是“自我設限”的表現。這樣的人,常常會給予自己暗示:困難太多了,我怎麼可能做到呢?成功的希望是如此的渺茫,想成功那真的太難了!

我五音不全,肯定學不會唱歌;我性格內向,絕對不去做銷售;我長相不好,肯定交不到女朋友;我完全不會說話,演講肯定會出醜;我學歷這麼低,肯定去不了大公司......

說著肯定做不到,結果,成功真的就遠離了他們。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跳蚤效應”。

生物學家曾經將跳蚤隨意向地上一拋,它能從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個蓋子,這時跳蚤會跳起來,撞到蓋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蓋子。過一段時間後,拿掉蓋子就會發現,雖然跳蚤繼續在跳,但已經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結束生命都是如此。

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它們已經調節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適應了這種情況,不再改變。不但跳蚤如此,人也一樣,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生活中很多人也在過著這樣的“跳蚤人生”,因為屢次失敗,而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也不敢再跳上新的高度了。

人們往往因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願忍受失敗者的生活。跳蚤並非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只是它的心裡面認定了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極大的潛能,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潛能只開發了2%到8%左右,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家,也只開發了12%左右。所以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認為你這輩子就這樣了,將自己囚禁在思維怪圈中,你的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過得豐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