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嗎?

在理想狀態下,第一份工作應該像初戀,讓人慌亂、忐忑之餘又充滿著期待。

一段優質的戀愛可以讓人有所成長,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但有一份數據顯示,40%的畢業生會選擇盲目擇業,而46%的畢業生第一份工作與專業不吻合,這些人裡將近80%都在很短時間裡選擇了辭職。網絡上有很多方法來教導你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但事實是,選擇第一份工作的時候,給你選擇的餘地並不多。

01

小馬15歲的時候從中學輟學,獨自一人來到北京打工,兜裡只裝著七毛錢。

這樣的年輕人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對他們來說,最理想也是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去飯館裡做服務員,通常還能包吃住。

還記得你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嗎?

小馬也不例外,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麵館,月薪300塊。端盤子、切菜、當廚師、炸油條、賣大餅,在餐飲界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以後,小馬最大的夢想就是能攢點錢回老家娶媳婦生孩子。

有人把北京視作夢劇場,有人把北京看作戰場,有人只是因為北京這麼大,他得來看看。無論出發點是什麼,每天都有無數人湧入這座城市,有人衣錦還鄉,有人遍體鱗傷。

02

和小馬不同,大街的家在一座三線城市。大二那年寒假,她找到了一份兼職,幫超市派發產品宣傳冊,發一份能賺5毛錢。

大街心裡算了一下,一份5毛,一百份就是50塊,一天發個幾百份,收入非常可觀!

結果第一天上班的時候她就傻眼了,一百份宣傳冊加起來得有十幾斤重,她負責的那個小區有十幾棟樓,每棟樓兩個單元,7層,每層兩戶,她必須要挨家挨戶敲門發到對方手裡,最關鍵的是沒有電梯。還沒爬完兩棟樓,大街就已經累的兩腿發軟,一數才發了不到五十份。

這時候大街發現似乎並沒有人監督自己,發不發誰知道呢?於是她直接把幾百份宣傳冊一股腦扔進了垃圾桶,然後回去領工資就是了。

還記得你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嗎?

第二個月的時候,有熱心顧客打電話到超市詢問:你們是倒閉了嗎?

超市回答:沒有啊......

顧客:那我怎麼一個多月沒收到畫冊了?

就這麼的,大街的行為暴露了,負責給她派活的大姐也因此受到了牽連。一直到今天,提起這件事都會讓她覺得愧疚。第一份工作給她最大的感受,是做人要誠實。

03

大彪是我高中同學,大學的時候,家人幫他選了一個極其生僻但卻充滿著人文情懷的專業:野生動物保護學。每學期學費是其它專業的一倍。

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按他當時的分數,只有這個專業可以勉強上個本科。父母覺得,本三怎麼也比專科要好啊,至於專業什麼的不重要,而且你看人家這個專業還給包分配吶!

那個專業還真的包分配,在學了4年野生動物保護學之後,大彪已經和小兔子啊、小雞啊、小青蛙啊、大斑馬啊這些動物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甚至都開始考慮要不要吃素了。

行將畢業之際,學校履行承諾給他分配到了當地一家很大型的連鎖超市。

還記得你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嗎?

第一天上班,大彪穿上白大褂,帶好塑膠手套和帽子口罩,站在生肉冷鮮專櫃前磨刀霍霍,給前來買肉的顧客們剁肉。

“阿姨您要點啥?”

“一斤肥肉不要瘦肉,剁成肉餡。”

“好嘞!”

“再要一斤瘦肉不要肥肉,剁成肉餡。”

“好嘞!”

“算了不要了。”

“。。。。”

回憶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大彪只說了倆字:“魔幻”。

04

第一個故事裡的主人公,那個在麵館打工的小馬名叫馬天宇,剛剛出演了《英雄本色》。在北京這樣一座充滿著慾望和機遇的城市裡,一個人要走多少路,面對多少挫折和選擇,才能從小馬變成小馬哥?

每次想到被自己扔進垃圾桶的超市宣傳冊,大街總會覺得那些冊子的設計實在太醜了,於是她創業開了一家廣告設計公司,給大大小小的公司設計海報,當年給她派活的大姐,如今在她公司做HR。

還記得你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嗎?

而大彪在超市剁了兩個月豬肉之後選擇了辭職,雖然專業是父母選的,但職業這條路應該自己走,於是他背上書包,跑去做了一名國際志願者,保護野生動物。

第一份工作往往是我們職場的起點,同時也是長大成人的一種標識,所以第一份工作也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重要的其實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在這段經歷裡收穫了什麼,有時候甚至能決定你的人生走向。

所以,你還記得自己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