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爲何拍的如此高級?

我印象中沒怎麼去電影院看日本電影,剛上映那天就去看了這部電影。這次是枝裕和又回到了自己擅長的領域,拍了這部《小偷家族》,並一舉拿下了今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看是枝裕和的電影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就像灌了幾口溫酒,酒不算烈,但比烈酒更燒心。說不上來啥感覺,但總能讓人暖心回味。他可以把那些言語無法形容的感覺拍出來。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這部《小偷家族》可以說是一部是枝裕和作品的精選集,裡面有著強烈的《如父如子》《無人知曉》和《海街日記》的影子。

他的電影沒有太大的主題,主要就是拍家庭這個社會基本單位,這點倒是很符合日本的痴人精神,認準一件事,就一直做下去。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說到底人都是感性動物,對情感類電影最能產生共鳴,所以親情題材一直是取之不盡的題材,不過很多電影都太注重情感層面。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但是是枝裕和超越了這個層次,他要展現的是一種被大多數人忽略的生活原力。

《小偷家族》依然是個家庭故事,仍是是枝裕和的家庭劇套路。但是枝裕和早已不滿足於簡單的家庭情感糾葛,或者是在溫柔和殘酷之間做平衡。

這次的家庭關係更加特殊,它不具備正常家庭最基本的元素:血緣。同時,而且還融入了更多的社會關注,也更多了些溫情。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幾個被社會遺棄的底層邊緣人組成了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特殊的家庭,在這個看不見煙火的小屋裡抱團取暖。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電影一開始就引出家庭新成員:阿治與祥太回去的路上撿到了小女孩由裡,媽媽信代一開始不太想收養,但就在送她回去的時候,在由裡家的門口聽到了女孩父母的激烈吵架聲,信代知道由裡回去也仍然會被虐待,所以心就軟了。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之前他們在各自的原生家庭裡,都是被拋棄傷害的人,到後來組成這個碎片化的家庭。對愛與被愛對人來說,萍水相逢的慰藉與羈絆遠比原始的血緣關係更能打動人。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是枝裕和精準地解構了這個家庭,在真相揭露後所有的溫情和美好瞬間分崩離析,卻又瞬間昇華成了超越親情的至親至愛。比《無人知曉》和《如父如子》更加社會性,更有反思的力量。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在瓦解冷漠虛偽的傳統家庭概念的同時,他呈現了萍水相逢的蛆蟲之間可以有怎樣真摯動情的愛。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這一家人雖然各有故事,但有個共同點,都喜歡,或者說習慣於偷東西。

電影沒有很大篇幅的去表現如何偷東西的緊張刺激,在電影裡的偷盜偷盜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偷的不止是能填飽肚子的食物,更是一種能夠讓靈魂產生幸福錯覺的情感羈絆。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電影裡還有很多溫情的橋段,比如祥太和阿治兩個人躺在背靠背躺在床上默默流淚,還有後面追公交車分別的時候。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信代抱著由裡說:“大人們說打罵你是對你好,這些都是騙你的,他們如果愛你,就應該像我這樣抱著你”。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安藤櫻在裡面的表現真是太好了,最後那段長鏡頭特寫非常見功力,沒有聲嘶力竭的吶喊,但安靜的抹淚卻更讓人看的心碎。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當奶奶在沙灘上看著歡樂的一家人,嘴裡默默唸叨著“謝謝你們”,是這些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幫她對抗了人生的孤獨。

是枝裕和的“白開水”電影為何拍的如此高級?

是枝裕和的作品都沒有太強的戲劇衝突,需要沉下心來才能體會出人物關係間的暗湧,避開了衝突去呈現人物在當下的狀態,把一家人原有的利己式的平衡打破了給你看。

看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有一種模稜兩可的感覺。或許生活本來就是如此,有希望也有哀婉。好的壞的,都是原來生活最真實的樣子。

整部電影雖然散淡如詩,但卻又講好了一個人情冷暖的好故事。每句對白結構成日式家庭的稀疏平常,就像海邊吹來的風,讓人看得閒雲散霧。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之前看過是枝裕和,那這部電影是必看,每個鏡頭每句臺詞,都是熟悉的是枝裕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