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場監獄無罪犯脫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五角場監獄幹警隊伍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隊伍,也是一支與時俱進、正氣浩然的隊伍。幾十年來,他們大力弘揚紅燭精神,為上海經濟發展和平安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在此過程中,湧現出了一批先進模範,他們既是監獄事業的“主人翁”,又是改革前行的“燃燈者”,他們既是平安建設的“守夜人”,又是科學矯治的“引航員”。在無罪犯脫逃三十週年總結活動中,監獄通過兩輪投票評選,從421張選票中選取了20名候選人,再由監獄黨委會評議最終評選出了“平安英雄”——已故的司法部二級英模朱惠國和三十年來監獄的“十大平安守夜人”。

全國司法行系統二級英雄模範

鐵面無私“警中警”——朱惠國

你是嫉惡如仇、鐵面無私的“警中警”;你是忠誠無悔、認真堅定的“守夜人”。在生命的倒計時裡,你仍在燃燒;你是用生命完成了最後的發言!斯人已逝,浩氣長存!你必將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後來者沿著公正執法、依法治監的道路不斷進取,砥礪前行!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朱惠國,1969年6月出生,1989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市五角場監獄監審室副主任兼警務督察分隊隊長。自參加工作以來,朱惠國同志一貫秉持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刻苦鑽研、精益求精,人稱“鐵面督察”。2015年1月12日下午,他在監獄獄情分析會上通報警務督察工作後,突發腦幹出血,經搶救無效,於當晚22時37分不幸病逝,終年45歲。2015年8月,司法部決定追授朱惠國同志全國司法行系統二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號召全國司法行政幹警特別是監獄人民警察向朱惠國同志學習。

安全“築基者”——徐兆平

鳳凰在灰燼中重生,鋼鐵在烈火中煉成。雖經歷挫折,卻勇於探索,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你不僅開創了嶄新的局面,也奏響了生命的華章。三十年,由你而始,從一粒種子到參天大樹;三十年,我們也將在你眷戀的這片沃土上,續寫這份忠誠!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徐兆平,1932年5月30日出生,1973年10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1994年3月退休,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市第一勞動改造支隊副支隊長。作為主管監管改造的監獄領導,徐兆平總是一心撲在監獄工作上,以事實求是的作風將監管改造工作抓實、抓好。“8.19”事件後,他痛定思痛、勇挑重擔,鼓勵全監幹警振作精神,帶領隊伍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先後提出了“尊重罪犯人格”、“守年夜”、“計分考評”等監管改造規範、制度,開創了五角場監獄30年無罪犯脫逃的新局面。1992年,市勞改局決定對徐兆平給予記功個人。

改造一線“一條龍”——王忠龍

二十九年,從一代軍人到人民警察,轉換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執著。二十九年,從意氣風發到兩鬢斑白,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有的是那顆始終不變的初心。在你的眼裡,誓言就是一生的承諾;在你的心中,信念遠比生命還要重要;請接受我們,最誠摯的敬禮!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王中龍,1953年7月16日出生,1984年3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2013年7月退休,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市五角場監獄一大隊大隊長、四大隊大隊長。作為監獄中層幹部,王中龍同志凡事都能心繫監獄、大膽務實、團結友善、身體力行,長期紮根監管改造一線直至退休。特別是在經濟體制轉型時,他時常放棄休息,深入現場維護監管秩序,狠抓基礎保障生產順利,團結幹警共度發展難關,以良好的表率作用為體制轉型期間監獄的監管安全與隊伍穩定做出了貢獻。王中龍曾先後獲得2000年市司法行政先進個人、2005年市司法行政先進個人、2005年市司法局記功等榮譽稱號。

“金牌”小隊長——趙恆樵

在監獄的每一個日升月落中,有你堅毅的身影;在監獄轉型發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你砥礪前行的足跡。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事業,因為有你的守候,讓失去愛的角落,散發著人性的光輝。你,用日復一日的堅守告訴了我們,平凡能夠多麼地不凡!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趙恆樵,1958年3月7日出生,1981年3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2018年3月退休,中共黨員,曾任監獄二級警長。趙恆樵同志是一名長期在監區工作的基層幹警,工作作風踏實、認真負責、熱衷學習、能力突出,曾探索實行了“三聯號四固定”的雛形制度,為監獄安全合圍之場的形成貢獻了力量。在他的管教生涯中,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他始終以最樸實的方式履行著主管幹警的職責,受到上級組織與廣大幹警的一致認可,為監獄的安全穩定輸送著基層的智慧與力量。趙恆樵曾先後獲得1993年市勞改局“三防安全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市監獄局平安世博崗位之星、2014年市司法局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從不停歇的“永動機”——宋其江

忠誠使命,赤心如虹;幹事創業,熱情似火。保平安,促和諧,他是一座長城;勇擔當,促發展,他是一臺引擎。他匠心獨具、一崗多能,他忠於職守、初心不改,在監獄轉型發展的宏偉藍圖中,他正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壯麗篇章!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宋其江,1960年9月28日出生,1983年12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中共黨員,現任監獄二級警長,曾任副大隊長、教導員、教育改造科科長、生活衛生科科長。長期以來,宋其江同志一向秉持著主動思考、開拓創新、勇挑重擔的態度,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監獄工作。在擔任生活衛生科科長期間,他率先在監獄推行了罪犯炊場標準化建設、內務單元化管理,收效顯著並受到好評,在全局範圍內獲得推廣,為監獄執法標準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宋其江曾被先後獲得2011年市司法局先進個人、2013年市司法局記功個人等榮譽。宋其江曾先後獲得2011年市司法局先進個人、2013年市司法局記功個人等榮譽稱號。

黨建“活字典”——田建榮

組宣科的大櫃子裡,一摞摞泛黃的文件---你說那是我們工作的痕跡,不能扔也不敢扔;辦公室的小抽屜裡---一張張黨費的賬單,你說這是黨建工作的基礎,要精細到一分一毫。組宣工作沒有波瀾壯闊,卻容不得半點差錯,平凡在這裡就是一種崇高!默默耕耘在監獄黨建第一線的老同志,我們,為您的辛勤付出點贊!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田建榮,1962年3月19日出生,1983年10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中共黨員,現為監獄二級警長,曾任人事科副科長、組織宣傳科科長、政治處副主任、工會副主席。田建榮同志長期從事監獄政治工作,一直秉承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作風,嚴謹負責、認真細緻、立場堅定、敢為人先。在擔任組織宣傳科科長期間,田建榮探索實行了黨員責任區、黨員示範崗、“七個一”黨建系列活動等創新黨建手段,通過不斷地夯實監獄黨建、推動隊伍建設為監獄新時期管理能級的提升與內涵發展增添活力、注入動力。田建榮曾先後獲得2007年市司法局先進個人、2011年市級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2015年市司法局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安全管理的“萬能鑰匙”——黃超

【人物簡介】一個堅韌剛毅的背影,匯入春去秋來的高牆內;一陣剛勁有力的步伐,穿梭在監管改造的路上。昨天,你為草當做蘭,大膽鑽研、立身有責;今天,你為木當做松,恪盡職守、勤勉為公。在這片土地上,幽香風定,寒不改容,你用忠誠澆灌出璀璨的平安之花。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黃超,1969年2月24日出生,1988年8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中共黨員,歷任監獄獄政管理科副科長、後勤大隊副大隊長、獄政二科科長、獄政管理科科長,現任總務科科長。黃超同志務實低調、謙虛熱忱,在擔任獄政管理科科長期間,率先建立完善了適應時代需求的“罪犯突發事件處置、罪犯貴重物品保管、罪犯路費補助、罪犯吸菸管理規定”等制度,填補了當時獄政管理的空白,為監獄轉型發展期間的監管安全穩定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黃超曾先後獲得2009年市司法行政優秀黨員、2014年市深挖工作專項先進個人、2014年亞信峰會安保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新生路上的“引航員”——王曉軍

專注是他拒絕平庸的分水嶺,努力是他永遠向上的風向標。他紮根在罪犯教育的第一線,用一次次的創新,突破前行的瓶頸;用一分分的努力,攻克發展的難題。願浪子回頭、鐵樹開花,是他的執著與堅守賦予了監獄工作雋永的詩意。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王曉軍,1971年8月11日出生,1992年7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中共黨員,歷任團委書記、老幹部科副科長、教導員、監區長,現任教育改造科科長。王曉軍同志思維敏銳、眼界開拓,作為出監監區首位監區長,他創新提出了出監教育“收、管、幫、教、評、訪”的六項工作機制,在擔任教育改造科科長後又進一步深化了監獄與地方的對接,全面引入了優質社會幫教資源,構造了模擬社會的出監教育場所,有力營造了監獄出監教育大格局,充分將罪犯出監教育體系納入到了監獄整體的安全管理與罪犯教育之中。王曉軍曾先後獲得2012年市監獄局優秀黨員、2016個人三等功等榮譽稱號。

畢業班“校長”——張志挺

什麼是堅守?你說,它意味著要付出這世間最美好的東西,那就是時間。如果把出監監區比作一所特殊的學校,你無疑便是這所學校的校長,日復一日,你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使命,幫助那些特殊的“學生”迴歸社會。年復一年,當堅守成為一種習慣,你也成為了這條出監教育戰線上不朽的豐碑。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張志挺,1975年10月14日出生,1995年7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中共黨員,歷任六監區副監區長、教導員,現任六監區黨支部書記、監區長。二十多年來,張志挺始終用“真誠、樸實、勤奮、擔當”的姿態在監管改造一線不斷成長進步。擔任出監監區監區長以來,他堅持以幫助臨釋罪犯順利迴歸社會為目標,探索出“班級化”運行管理體系,同時積極引導青年幹警成長成才,培養出出監教育幹警實戰團隊,為監獄打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出監教育管理模式。張志挺曾先後獲得2006年市司法行政先進個人、2009 年市司法局新長征突擊手、2010年平安世博崗位之星、2017年市司法行政工作標兵提名獎、2018年市司法局系統“兩優一先”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警務改革“先鋒官”——朱林峰

在信息交織的汪洋大海,你身在帥位,胸為將謀。如同一支號角,嘹亮吹響,聲音喚來破海巨浪,盪滌盡每一處的安全隱患和監控死角。你在鬥智鬥勇的監管改造第一線,長風破浪,直濟滄海,用一顆警魂、一身正氣,守住一方的平安。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朱林峰,1968年10月出生,1995年7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中共黨員,歷任獄政科副科長、教導員、監區長、指揮中心指揮長,現任五監區黨支部書記、監區長。長期以來,朱林峰同志一直兢兢業業、雷厲風行、敢為人先、勇挑重擔。在擔任監獄指揮中心指揮長期間,他帶頭構建了五角場監獄安全管理“最後一公里”平臺,全面整合了監獄防暴隊管理運作模式,率先探索出了五角場監獄場所警戒“二級呼叫、三級響應”運行機制,充分發揮了指揮中心應急響應聯動作用,為監獄場所警戒安全管理勾勒了清晰的框架。曾多次獲得2015年個人三等功等各類表彰榮譽。

監獄“讀心人”——沈小東

有人說,人最難得的是找到一生都願追尋的光。你說,對你而言那束光就是人心與人心的溝通。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照耀著無數迷失靈魂回家的路途。日升月落、寒來暑往,你已化作了那道光本身,點燃服刑人員心中那盞名為“善”的燈火。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人物簡介】沈小東,1964年11月4日出生,於1986年7月進入五角場監獄工作,中共黨員,現為監獄三級警長,曾任中隊長、副監區長、心理健康指導室主任。自參加工作以來,沈小東同志勤於學習、善於思考、鑽於業務、忠於職守,是監獄首位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同時也是監獄“東冬工作室”的創始人和核心成員。沈小東率先在五角場監獄將心理諮詢這一技術運用至罪犯矯治工作,多年來通過他的心理矯治而迷途知返的罪犯數不勝數,他始終堅持使用科學方法融入罪犯教育改造,通過個人的努力為監管安全賦予了軟實力的支撐。沈小東曾先後多次被評為市監獄局個別教育能手,2014年被聘為市監獄局高級矯治師。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五角場監獄在紅燭精神的引領下學習平安守夜人忠誠堅守、無私奉獻的精神,凝聚起全體幹警、職工為監獄工作新一輪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共同奮鬥的堅強力量,在爭當全國出監監獄排頭兵、先行者的道路上奮力前行,為建設平安、法治、文明、現代監獄而不懈努力!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楊侃 出品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