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不惜重金買下的這對古董,到底什麼來頭?

馬未都不惜重金買下的這對古董,到底什麼來頭?

元代在中國歷史上時間短暫,但在中國陶瓷史上卻是一個輝煌的時代。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有一回一個朋友帶著一個老鄉上馬未都家,給他看一對樞府釉的印花纏枝牡丹紋臥足杯,當時要價非常高。

馬未都不惜重金買下的這對古董,到底什麼來頭?

長期以來樞府釉一直不被社會所認識,之前馬未都對樞府釉的瞭解全部源於書上的知識,這一回是第一次看到實物。雖然價格昂貴,但馬未都還是很想買。

元代的這種白釉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樞府釉”,又叫卵白釉,類似鴨蛋青,紋飾很清晰。樞府是元代樞密院的一個簡稱,樞密院則是掌管著國家的軍事,類似清代的軍機處。一般情況下,樞府瓷是在盤子或碗中間對應地寫兩個字“樞府”。有龍紋的,少量的鳳紋以及大量的花卉紋。曹昭的《格古要論》這樣記載: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

馬未都不惜重金買下的這對古董,到底什麼來頭?

馬未都開始和賣家談價格,這時候中間人告訴馬未都說,不能和他討價還價,他很有錢,是河北的第二富,所以他不會跟你討價還價。

話已至此,還價的空間是沒有了,但自己又太想擁有這對杯子了,沒辦法,馬未都只好咬牙把這個杯子買了,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那是馬未都一生中為數不多買得心疼的古董。

馬未都不惜重金買下的這對古董,到底什麼來頭?

後來,馬未都又碰見了很多比這對杯子更好更便宜的樞府釉瓷器,才覺得當時買那對杯子幾乎是當了一個冤大頭。沒辦法,馬未都只能安慰自己,甚至是自我解嘲,收藏中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知識,價格波動是正常的,沒有一種古董永遠呈上升態勢。

這種感受就像買股票,買高了,只能在上面站崗,也許下一個高峰的時候可能就會有好處。

馬未都不惜重金買下的這對古董,到底什麼來頭?

再後來,馬未都的樞府釉杯子並沒有賣出,如今擺放在觀復博物館瓷器館裡,成為一個特殊的種類,也算是最好的歸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