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改善不止決定工資多少,仍有兩項需要改進!

每年教育部總是發出同樣的話,確保全國各地教師工資不得低於公務員工資,這個消息初時令人振奮,次數多了漸漸的麻木了,連續說了很多年,但是具體是否落實還是看當地政府的經濟水平,所以,與其說要求教師工資與公務員持平,還不如考慮當下教師存在的職稱問題進行教師職稱評定來的實在。

前兩個月,全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教師職稱評定工作,教師職稱評定應該是促進教師工作的一種舉措,應該讓教師心中高興,但現在卻成了教師的痛,每年有那麼多教師承受職稱評定之痛,是對教師隊伍團結的破壞,是對教師整體素質提高的阻礙,更是對教師心理的一種傷害。

教師職稱改善不止決定工資多少,仍有兩項需要改進!

說得不好聽點評上高級的不一定比評不上中級的工作好,不一定比人家貢獻大。評上的得不到尊重,評不上的不能增加工資。並且評職稱一直存在一個說道:基本上學校的決定都是“論資排輩”,年輕的老師即便符合要求也得等,等新名額下來,等老同事退休……但事實上很多教師對這次職稱評定是“心中有數”的,甚至都知道自己就是“走個過場”,不抱任何希望。

同樣教齡20年,高級職稱和初級職稱的教師工資相差要達到四五千塊,甚至更多,可想而知,這樣的情況下,會造成什麼後果。教師的本職工作應該是教書育人,但是教師畢竟也是人,需要養家餬口,在經濟壓力下,也會有“教育不公平現象”,甚至是做出有悖於“教師道德”的事。

教師職稱改善不止決定工資多少,仍有兩項需要改進!

1、阻礙教育公平的實現。

教師的中、高級職稱有限額且大都向城市的重點中小學校傾斜。所以大家就一窩蜂地挖掘各種關係,採取各種正當的和不正當的手段,拼命往城裡擠,往重點中小學鑽。教育活動的主導者是教師,對教師都不公平了,教師的分佈都不均衡了,還談什麼教育公平。

2、讓部分有不合法的收入!損害了教師形象。

由於教師中、高級職稱名額有限,每年到了評定職稱的時候,各位有條件上的教師,都使盡渾身解數,採取目前我們這個社會能採用的種種手段,爭取把職稱撈到手。這些一心想得到職稱的教師的競爭手段成就了一些基層領導不大不小的腐敗。獲得相應職稱的教師因被迫不正當付出,也內心不得安寧。

教師職稱改善不止決定工資多少,仍有兩項需要改進!

要評職稱就要參加計算機、外語、普通話考試,這些考試表面嚴格,實際情況怎麼樣還用說嗎?學校歷來被人們視為淨土,教師要求學生遵守各種紀律規則,而自己面臨神聖考試就將一切規則紀律置諸腦後;

現在先行的教師工資體系是職稱為主,績效為輔,教師們想要漲一次工資,需要經歷各種考核,耗費時間,耗費精力,同時,有些學校的教師績效工資居然還羊毛出在羊身上,從教師的基本工資中扣除,這樣就促使了教師為了生計而奔波,根本不是為了教學而潛心做研究。

所以,想要真正改變教師工資現狀,就必須要先進行職稱評定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