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會:備案不是丹書鐵券 去剛兌不是免責

李勇会:备案不是丹书铁券 去刚兑不是免责

李勇会:备案不是丹书铁券 去刚兑不是免责
李勇会:备案不是丹书铁券 去刚兑不是免责

引言

P2P網貸行業到了關鍵時刻。

它現在需要堅強站在疾風驟雨下,回答來自各個層面、包括從業者本身的疑問。

此刻,需要把最真實的P2P網貸行業,把一批代表性平臺的真實情況呈現給市場、參與者和關心P2P網貸的人。

這是艱難的,但是,有勇氣才有未來。

本文為零壹財經推出的"關鍵時刻,直面公眾"P2P網貸系列專訪之——對話輕易貸母公司開元金融董事長李勇會。

作為金融行業耕耘24年的“老兵”,李勇會認為,金融本身伴生高風險,這個行業並不應該提倡“金融創業”。互聯網金融作為傳統金融業務的補充,需要輻射更加廣袤的人群,也應該由擁有金融從業經驗、足夠資金實力的人來操刀,創業公司的生存能力承受不起金融行業的高風險性。

部分平臺金融從業經驗不足、資金實力不夠、應對風險能力較弱,是今年夏天P2P網貸雷潮的重要原因。此外,宏觀經濟下行、金融去槓桿、部分監管政策並不科學、備案延期影響行業信心、某些無良媒體誇大危機引發投資人擠兌、部分逾期借款人妄圖搞垮平臺實現“逃廢債”等因素,對行業正常發展均有影響。

“很多平臺期待備案工作及早落實,但監管備案並不是丹書鐵券,沒有免死功能。”李勇會認為,某些從業者並未遵循經濟、金融的客觀發展規律,一味追求做大規模,即便備案落實也在劫難逃。

任何行業的企業都應該明確自身責任,找到自身定位,秉承自身良心。金融從業者要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支持。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金融應呼籲創新而不是創業 去剛兌不是免責

P2P網貸行業因資金來源單一,容易遭受擠兌。部分平臺過度追求規模,資金端、資產端不具備系統化的清理體系,行業動盪時,更容易遭遇出借人擠兌、借款人藉機逃廢債等問題。

李勇會認為,縱觀此前爆雷的平臺,多數高管儘管聲稱華爾街海歸、名校高材生,卻並非合格的金融企業掌舵手,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意識去應對風險。

“金融行業應該呼籲創新,不該提倡創業。”

創業需要承擔風險,實體經濟創業不會放大風險,而互聯網金融創業則因資金來自公眾,風險會被數倍放大。

監管要求P2P網貸平臺迴歸信息中介本質,但信息中介還是摻雜高風險金融業務,需要企業承擔責任。任何企業都肩負著屬於自身的義務和責任,如果P2P平臺只單純作為信息撮合中介,部分企業將有理由逃避風險審核、追債催收等責任,逃廢債現象頻率會更高,引發更大的行業動盪。

“對於新興且時刻創新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監管呼籲的去剛兌、迴歸信息中介本質,我們雙手贊成。但仍需明確金融企業應承擔的必要責任,平臺需要完善風控體系、風險緩釋機制和債務催收機制,對出借人和借款人負責。”

去剛兌並非免除P2P網貸平臺原本應承擔的責任,反而應該著重強調。當企業失去責任意識,引發社會問題勢成必然。

國內現存平臺依舊過剩,行業內的自我清洗還將繼續。

備案不是丹書鐵券 三類業務蘊藏高風險

監管備案,其重要性並沒有萬眾期待的那樣高。

整個行業從無備案時代走過來,備案並沒有免死金牌的作用,如同一家飯店的經營許可證只能證明其擁有監管部門的從業許可,並不代表其烹飪的飯菜健康美味。

即便備案,某些行走在高壓線上的平臺依舊存在大量風險。比如發大標平臺、放高利貸平臺和消費金融業務為主的平臺等。

1)大標平臺。P2P網貸行業誕生的初衷是監管當局希望能夠藉助互聯網這一介質,將金融服務覆蓋到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觸及的小微群體,如果平臺刻意經營大標,無疑將金融大標業務所蘊含的風險通過互聯網介質放大數倍,會出問題也不足為奇。

2)高利貸平臺。最高法規定貸款年利率不得超過24%,否則不受法律保護。某些平臺在法定之外玩各種套路,發放淨值標等觸碰高壓紅線謀取鉅額利潤,勢必引起借款人的反彈。P2P網貸平臺應秉持提供“正常信貸”服務的理念,為借款人提供合情合理合規的服務。同樣,對出借人的宣傳標榜高利率,此前的慘痛教訓毋須贅言。

3)消費信貸。經過某些艱難的探索,部分平臺覺得消費信貸將成為一片藍海,值得去深耕,但請不要忽略了傳統金融機構。消費信貸在國內已臻至極度成熟階段,銀行的信用卡服務已發散至千家萬戶,如將消費信貸作為主業,P2P行業存在並得以發展的意義將大打折扣。

這三類業務均伴生無數風險,若未來出現爆雷密度更大的行業危機,如何應對?

充足的現金流是血液 完善的風控體系是脊樑

李勇會認為,動盪時期最簡單的應對方式就是準備更多的流動資金。將槓桿率向傳統銀行看齊,進而將風險降到最低。金融行業賴以生存的是資金流動性,去槓桿環境下,平臺充足現金流是應對行業信任危機的重中之重。

完善的風控體系很重要,這是維繫出借人和借款人滿意度的重大保障。用科學、完善、系統的風控制度,助推P2P網貸平臺向前發展。

“充足的現金流是血液,完善的風控體系是脊樑。”

此外,平臺應對行業危機的任何舉措,都應與出借人保持充分溝通。出借人對危機理解、對平臺信心都是支持平臺平穩度過寒冬的“棉衣”。

“金融從業者最應該秉持的就是良心。”李勇會認為,作為一個高風險行業,如果平臺方經不住誘惑,耐不住寂寞,眼見別人憑收益起高樓,靠利潤宴賓客,也有樣學樣競相效仿,搞詐騙、玩自融、給出借人低收益、給借款人放高利貸,那隻好樓塌了共赴黃泉。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給出借人最合理的收益,給借款人最合情的貸款,穩定供給雙方滿意的服務,這是P2P網貸行業的立身之基。

任何行業的企業都應該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對於P2P網貸行業來說,最偉大的社會責任就是為小微實體民營企業創造一個高效、低成本、風險可控的貸款服務平臺,這將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

出借人多為散戶,為了獲取資金收益或保持存款不貶值,在之前的投資過程中屢次被坑騙,他們需要如上所述的平臺來滿足自身需求。

--/ END /--

零壹財經·精彩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