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記耳光」打下來 滴滴終於「老實了」,網友:早該這樣了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購物、點餐、寄快遞、購票等的方式,連出行方式也被改變了。長期以來,人們的出行方式都是需要看好時間提前去公交站臺等車,或者是去出租車經常出沒的地方等車。而如今有了移動互聯網的加持,一大批創業者們,湧入了互聯網打車行業,於是出現了一大堆打車軟件。人們通過打車軟件下單後,無需走到指定地點,只需在就近的馬路邊等就行了,因為司機會自動來找你。

“三記耳光”打下來 滴滴終於“老實了”,網友:早該這樣了

在這一大批的創業者中,只有程維成功了,程維推出的滴滴打車做到了國內第一名。程維表示,縱觀全球各行業的發展,如我們熟悉的PC和智能手機領域,中國擁有眾多出色的廠商,但現階段依然需要使用Windows系統、Android系統,主動權依然在別人手中。但是出行行業作為新興領域,中國又擁有極佳的發展基礎,我們沒有理由讓出主動權。

“三記耳光”打下來 滴滴終於“老實了”,網友:早該這樣了

在這個新興的領域,程維認為一切都要快,入局要快,新品上線就要1000個司機在線;擴張要快,佔領市場,燒錢提速;融資要快,創業公司6個月融資一次的速度,在滴滴這裡變成3個月;做產品更要快,2個月完成上線。第一代滴滴打車軟件就這樣倉促推出了,“產品做到70%就上線”,這是程維總結出的經驗,這樣既能趕時間,也能不讓產品出現大bug,剩下的問題,可以邊跑邊迭代。憑藉這樣的理念,另外,在加上騰訊和阿里的入股,得到這兩家巨頭的幫助之後,滴滴接入了微信和支付寶等騰訊和阿里旗下的軟件,這使得滴滴擊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迅速成為了國內第一大打車平臺。

“三記耳光”打下來 滴滴終於“老實了”,網友:早該這樣了

如今滴滴已經佔領了67%的市場份額,但是由於滴滴崛起速度太快,產品不能夠及時完善,導致其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客服流程冗雜、投訴機制反應滯後、不能在第一時間獲取被害人相關乘車信息等。最為嚴重的是連乘客的安全問題都無法保障”,多年來,滴滴乘客遇害事件層出不窮。據南方記者報道,在2018年5月份之前,過去4年裡,媒體公開報道及有關部門如法院處理過的滴滴司機性侵、性騷擾事件,至少有50起,幾乎每個月都有。在用戶們看來,如此多的惡劣事件的出現,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也越來越多人重視手機的“報警”功能,無感知智能報警更是讓廣大用戶所熟知,認為這是給生命加上一道“枷鎖”。

“三記耳光”打下來 滴滴終於“老實了”,網友:早該這樣了

滴滴乘客遇害者都為女性,但5月份之前的事件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5月份的空姐遇害事件發生後,人們才注意到滴滴乘客安全問題,於是紛紛指責滴滴。滴滴方面也第一時間出來道歉並表示會嚴加整改。不過就在空姐遇害的3個月後,悲劇又發生了,溫州一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此事一出,徹底激發了人們對滴滴乘客安全問題的重視,媒體和網友紛紛批評滴滴,連明星也出來說話了,章子怡發微博表示:“那是讓人滴血的“滴”嗎???”。馬思純發微博表示:“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就算保護自己,恐是無助”。為乘客的安全著想,滴滴也再度的整改並重新整合出軟件內部的“緊急聯繫”功能,不過對此整改及功能,廣大用戶卻不買單,就從“緊急聯繫”功能而言,用戶們還是感覺手機的無感知報警功能更好爾美。

“三記耳光”打下來 滴滴終於“老實了”,網友:早該這樣了

多個相關部門也責令滴滴要嚴肅整改,滴滴方面發表了道歉信,並表示會配合相關部分進行整改,不過在聲明中它表示案發車牌系鍾某線下臨時偽造。不過就在滴滴發佈道歉聲明後並說會整改之後不久,就被打了“三記耳光”。“第一記耳光”是:有關部門對嫌犯進行了審問,嫌犯表示其犯罪車輛的車牌早在2017年5月份就開始使用了,而並非滴滴聲明的“臨時偽造”。

“三記耳光”打下來 滴滴終於“老實了”,網友:早該這樣了

“第二記耳光”是::據鳳凰網報道,近日北京一位女模特稱自己乘坐滴滴快車遇車禍毀容,事後發現肇事司機年齡竟然為64歲,但是平臺顯示的註冊司機是一位30歲左右的年輕男子。她表示自己聯繫過客服,但客服像機器人一樣,讓她稍等。“第三記耳光”是:廣州市交委對廣州市網約車市場整治情況進行通報。據通報,滴滴今年被查處違章208宗,並多次出現拒絕配合調查的情況。對於已經生效的處罰決定,滴滴公司也不按期繳納罰款。

“三記耳光”打下來 滴滴終於“老實了”,網友:早該這樣了

滴滴被打“三記耳光”之後,交通部下達強制命令,自9月5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對所有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開展進駐式全面檢查。面對交通部的強制命令,滴滴終於“老實了”,滴滴方面表示:歡迎主管部門進駐檢查,滴滴將全力配合,接受監督積極整改,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保障公眾出行安全。對此,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有網友表示:早該這樣了,不出臺強制性政策,滴滴是不會重視的,天天說整改,不知改了啥?還有網友表示:其實滴滴也挺方便的,就是司機審核太鬆了,導致老鼠屎太多了。小夥伴們,對於滴滴被打“三記耳光”,你怎麼看?

(瞭解更多資訊,粉我~嘻嘻 * 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