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識初識180問(8-14)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8-14)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8-14)

8

問:道教為什麼以道名教?

答:道教徒對道,一要信仰、二要研究、三要繼承、四要發揚、五要踐行,所以道士是 “以道為事” “以‘道’教化眾生”故以“道”名教。

9

問:什麼是道與德?

答:老子所說的“道”是道教教義的核心,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的一種“道”。這種“道”是宇宙的本源與主宰者,它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它是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生化者。

《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所說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體,又是指“自然”的規律。所以“道”能使一切有情在三清眾神面前,不論貴賤、貧富、聰愚,一律平等。道教強調,任何人都可以信仰道,都能夠學道、得道。《老子想爾注》中說“道”:“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詞一耳”。《混元皇帝聖紀》也說:“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所以太上老君即是“道”的化身。

“德”和“道”是一個整體,成為道教教義的核心。《道德經》中所說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貴”的“德”指的是這個“德”。

《清靜經》中說:“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所以道教徒一定要重視“修道養德”。並將“道”和“德”作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動的準則,做到既要修道,更要積德。《道教義樞·道德義》說:“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所以可以說,凡是符合“道”的準則的,便是“有德”;凡是違反“道”的準則的,便是“無德”。《西升經·序》雲:“道之在我謂之德”。按照“道”的準則,“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教強調:修身、治家、統治天下,都應該修道,從而使“道普德溢”,以達到太平和仁愛的理想境界。

道教將“德”按態度區分為“陰德”和“陽德”二類。所謂“陰德”,是指個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謂“陽德”,是指個人被大家瞭解的德行。道教提倡“陰德”密惠,“大以及於人,小以及於物,修身積德”。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8-14)

10

問:何為道教三寶?

答:道教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為道教三寶,尊為最高之神。

然因道教以學道、修道、行道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為三寶者:

(一),學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為道寶尊,上清靈寶天尊為經寶尊,太清道德天尊為師寶尊,作為皈奉道法之“道、經、師”三寶。

(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氣、神”為修養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寶。

(三),行道者:以“慈、儉、讓”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寶。《老子•三寶章》雲:“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1

問:什麼是承負?

答:道教講“承負”即“因果”,但又不同於“因果”也。

“因果”是針對於個人,誰種因,誰得果,與他人無關;“承負”包含“因果”,但更進一步認為:個人的善惡行為,不但影響個人,而且影響家庭、社會乃至宇宙的和諧。比如說前輩行善,後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道教認為,這是由於“承負”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惡,子孫就會得禍;本人如果行善,子孫就會得福。同樣,本人的命運是在為祖先承擔後果,祖先如果造惡,本人就會得禍;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會得福。就如同祖輩積財,後輩享受,祖輩欠債,後輩還錢一樣。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之理也。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8-14)

12

問:什麼叫守庚申?

答:道教認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報告人的過失。三尸為:上屍名彭倨,中屍名彭質,下屍名彭矯,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稱為玄靈的。也有稱為青姑、白姑、血姑的。上屍使人好色、中屍使人多思、下屍使人淫慾,故三尸使人逐漸衰老,趨於死亡,更不利於道人修行,因此必須除之。

道教為了除去三尸神,採取了許多辦法。一種是去欲。所謂“欲生則三尸生,欲滅則三尸滅”。一種是服符誦咒,一種是厭勝,一種是服藥,一種是服氣。流行最廣的是守庚申,即在每月的庚申日,徹夜不眠,阻止三尸上天報告,或者斬卻三尸神。

13

問:道教為何提倡無為?

答:無為的思想,源於《道德經》:“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因此道教以“無為”作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魏晉以後,“無為”逐漸成了道教社會觀的基礎。河上公在《老子注》中說:“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所謂“治身”的“無為”,應當“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於無為,”這樣才能全身、去危、離咎。所謂“治國”的“無為”,應當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來治理天下,這樣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怎樣才能做到“無為”呢?《雲笈七籤》指出:“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苟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鬥。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矣”。可見道教的“無為”,並非消極避世,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8-14)

14

問:道教為何提倡清靜?

答:道教認為:“清靜”是“道”的根本。萬物只有在“清靜”的狀態中,“道”才會顯現。於是,“清靜”成了道教教義的一個重要內容。而這種思想,追根尋源,還是出自《道德經》。

《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道教強調“清靜”,目的是為了“真思志道,學知清靜”。《老子想爾注》主張:“人法天地,故不得燥處,常清靜為務”。還指出:“道常無慾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止”。這是說,學道的人只有“無慾”而“清靜”,才算符合“道”的規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認為,學道者只有先做到了“寡慾”和“無為”,才有做到“清靜”的可能。

道教常識初識180問(8-14)

中國道教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