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裡的胡思亂想

炎炎夏日裡的胡思亂想

整個重慶城就像一座熊熊燃燒的大火爐,住在這火爐裡的人們被煎熬著,失去了往日的精氣神,都慵懶無力的停止了一切戶外勞動,躲進了靠避暑神器——空調製造的冷氣房中。唉,這種鬼天氣,只適合睡覺,在空調房裡蓋著被子睡覺。不過這空調也有缺點,會吹得人關節痛,還會導致喉嚨上火……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這座大火爐,去一個能吹到涼爽海風的地方。就像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描寫的八月的夏威夷一樣,舒適宜人,讓人神清氣爽。

然而,離開似乎不太可能,因為除了上班,我還沒有一種可以賺錢養家的自由職業可以選擇。哎,八月的夏威夷肯定是去不了了,就連去四季如春的昆明也不現實,這真是個讓人沮喪的現實啊。

唯一能聊以慰藉的是,我正處在為實現村上先生那種舒適生活而奮鬥的路上。除此之外,能夠帶給我純粹快樂的事情就是讀書了,比如,我正在讀的這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就給了我“八月的夏威夷”般的舒適和喜悅。

這本書是講跑步的。很多喜歡文學的朋友都知道村上春樹喜歡跑步,並將跑步堅持了幾十年,單就這麼持久的毅力而言,他就足可以為大家講點跑步的事情了。受他的感染,我最近也開始跑步了。在酷熱的夏天開始跑步,讓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如果以後能把跑步這件事情堅持個幾年的話,我也會把“從夏天開始跑步”作為自己津津樂道的事蹟吧。我並不會在意跑步的速度,而只是按照自己舒適的節奏純粹的累積跑步里程,里程數字的增加帶給我一種滿滿的收穫感,儘管實際上收穫的可能是身體的強壯和心情的愉悅,而與這個數字本身無關。

村上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生活時,每星期跑六十公里,每週跑六天,每天跑十公里。這是他自己定義的“跑的認真”的標準。我很聰明的參照了他的“愉悅”標準,而不是這個六十公里標準(這會使我累趴下)。我的跑步標準是:每週跑3-4天,每天跑步里程2.5公里。但即使是這個強度,也足以使我大汗淋漓,一種暢快感從身體內部擴散到全身,彷彿體內的毒素等髒東西隨著汗水被擠榨了出來。

每當到了重慶的夏季,我就特別渴望去一個涼爽的異域小城旅居。細想想,也許並不是因為重慶的酷熱難耐,而只是出於對旅居生活的熱切向往。那可是一種天堂般的舒適啊!要旅居的話,就要從事一種相對自由的工作方式。顯然在單位上班的人,無法過上旅居生活,就像我現在這樣。對旅居生活越嚮往,對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越厭倦,職業的轉型就越顯得迫切。就我個人而言,也許寫作是最能幫助我實現這個願望的職業,雖然我目前還是個菜鳥級選手。

繼續看書吧,今天可是很想把這本書看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